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

2006年世界锂离子电池总产量超过25亿只,锂电池消耗量巨大,对不可再生的金属资源的消耗是相当大的。因此锂离子电池回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需要重点回收的是正极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2)、导电乙炔黑(一种炭黑)、铝箔以及有机粘接剂。某回收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回收到的产物有                           

(2)Li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废旧电池可能由于放电不完全而残留有原子态的锂,为了安全对拆解环境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最后一步过滤应趁热过滤,原因是                         

正确答案

(1)LiCoO2、Al(OH)3、CoSO4

(2)1,隔绝空气和水

(3)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4)防止析出硫酸钠晶体。

(1)根据流程图可知,回收到的产物有Al(OH)3、CoSO4和Li2CO3。(2)Li是3号元素,最外层一个电子。锂与钠为同一主族,易与水和氧气反应,所以要隔绝空气和水(3)碱浸时,只有铝箔能跟NaOH反应。Na2CO3与LiSO4反应生成Li2CO3沉淀和Na2SO4溶液,Na2SO4溶液冷却会析出固体,所以要趁热过滤。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图是某工厂对海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一种海水淡化的方法       。 

(2)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生产NaOH,电解过程中大量通过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是  ,NaOH在电解槽的   室生成,由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2和NH3制得NaHCO3,先通入       (填化学式),理由是       。再由NaHCO3制得纯碱,化学方程式为        。 

(4)镁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已知有关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如下:

 

结合表中数据和实际生产情况说明,工业上生产镁采用电解MgCl2而不是电解MgO的理由                      。 

正确答案

(1)蒸馏法(或电渗析法、冷冻法、离子交换法等)

(2)Na+ 阴极 2NaCl+2H2O2NaOH+Cl2↑+H2

(3)NH3 NH3极易溶于水,有利于充分吸收CO2,增大溶液中碳酸氢根的浓度 2NaHCO3Na2CO3+CO2↑+H2O

(4)MgO比MgCl2熔点高,电解MgO比电解MgCl2耗能多

(2)离子交换膜电解饱和食盐水,只有Na+通过离子交换膜,阴极H+得电子生成氢气,阴极区溶液中OH-浓度增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钛冶炼厂与氯碱厂、甲醇厂组成一个产业链(如图所示),将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写出T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

(2)写出钛铁矿在高温下与焦炭、氯气反应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              

(3)制备TiO2的方法之一是利用TiCl4水解生成TiO2·x H2O,再经焙烧制得。水解时需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原因:                               

(4)由TiCl4→Ti 需要在Ar气中进行,反应后得到Mg、MgCl2、Ti的混合物,可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Ti,依据下表信息,需加热的温度略高于          ℃即可。

 

(5)CH3OH(l)的燃烧热△H=-726.5kJ/mol,请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以甲醇和氧气(或空气)、电解液为Li2CO3和K2CO3的熔融物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由CO和H2合成甲醇的方程式是:CO(g)+2H2(g)= CH3OH(g)。若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上述产业链中每合成9mol甲醇,至少需额外补充H2   mol。

正确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24s(2分)

(2)2FeTiO3 + 6C + 7Cl22FeCl3 + 2TiCl4 + 6CO (2分)

(3)TiCl4 + (2+x)H2OTiO2·xH2O↓+ 4HCl △H﹥0加入大量水并加热,都能使水解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促进水解趋于完全。(3分)

(4)1412 (2分)

(5)2CH3OH(l)+ 3O2(g)=2CO2(g)+ 4H2O(l) △H=-1453kJ·mol (2分)

CH3OH + 3CO32- - 6e- = 4CO2 + 2H2O  (2分) 7.5  (3分)

试题分析:(1)Ti的原子序数为2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24s,故处于第四周期第ⅣB族;

(2)从图示可知氯化时的反应物为FeTiO3、C、Cl2,生成物为FeCl3、TiCl4、CO,再根据得失电子和原子守恒即可得出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FeTiO3 + 6C + 7Cl22FeCl3 + 2TiCl4 + 6CO ;

发生TiCl4 + (2+x)H2OTiO2·xH2O↓+ 4HCl,加入大量水并加热,HCl挥发,促使水解正向进行;

(4)在Ar气中进行防止钛、镁被氧化;控制温度使TiCl4、Mg、MgCl2转化为蒸气,Ti不熔化,故温度略高于1412℃;

(5)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C转化为二氧化碳,H转化为液态水.故可以得出CH3OH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CH3OH(l)+ 3O2(g)=2CO2(g)+ 4H2O(l) △H=-1453kJ·mol;以甲醇和氧气(或空气)、电解液为Li2CO3和K2CO3的熔融物组成燃料电池,在电池工作时,CO32-移向负极。CH3OH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在CO32-的作用下生成CO2气体,O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在CO2的作用下生成CO32-,其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CH3OH-6e+3CO32-4CO2↑+2H2O

正极:O2+6e+3CO23CO32-

由CO(g)+2H2(g)=CH3OH(g)可知,合成9mol甲醇需要n(CO)=9mol、n(H2)=18mol.根据2FeTiO3+6C+7Cl22FeCl3+2TiCl4+6CO可知,电解中生成的n(Cl2)=n(CO)=mol,根据2NaCl+2H2O 2NaOH+H2↑+Cl2↑可知,电解生成n(H2)=n(Cl2)=mol,故需额外补充H2为18mol-mol=7.5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用石灰乳、石灰氮(CaCN2)和炼厂气(含H2S)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S(NH2)2(硫脲),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高温下,H2S存在下列反应:2H2S(g) 2H2(g)+S2(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用石灰乳吸收H2S制取Ca(HS)2需要在低温下进行,其原因是         ;过滤得到的滤渣可再利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3)合成硫脲需长时间搅拌,并在较高温度(80℃-85℃)下进行,其目的是      

Ca(HS)2与CaCN2在水溶液中合成硫脉的化学方程式为                            

(4)化合物X与硫脲互为同分异构体,X加入FeCl3溶液中,溶液显红色,X的化学式为         

正确答案

(1)c2(H2)·c(S2)/c2(H2S)

(2)温度低H2S溶解量大,溶液中H2S浓度高,有利于吸收;Ca(OH)2[或Ca(OH)2和CaS]

(3)使反应物充分接触,维持较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Ca(HS)2+2CaCN2+6H2O2CS(NH2)2 + 3Ca(OH)2

(4)NH4SCN

试题分析:(1)K的表达式为生成物浓度的次方除以反应物浓度的次方。(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石灰乳中Ca(OH)2的浓度较大,吸收H2S后,一般仍有剩余,可以再利用。(3)接触面积大,温度高均可以提高反应速率。由(2)的提示知,石灰乳吸收H2S生成Ca(HS)2进入“合成”阶段,箭头指入为加入反应物,则CaCN2和H2O均为反应物,由元素守恒知,生成CS(NH2)2外还有Ca(OH)2。(4)与FeCl3溶液,溶液显红色,应为SCN,同分异构体的化学式相同,由原子种类和数目可以确定还有NH4 ,则为NH4SCN。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焦亚硫酸钠(Na2S2O5)常用作食品漂白剂。其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Ⅱ包含2NaHSO3Na2S2O5+H2O等多步反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灼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Na2S2O5与稀硫酸反应放出SO2,其离子方程式为:                 

(4)副产品X的化学式是:         ;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

(5)为了减少产品Na2S2O5中杂质含量,需控制反应Ⅱ中气体与固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正确答案

(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2分)

(2)2CuS+3O22CuO+2SO2 (2分)

(3) S2O52+2H+=2SO2↑+H2O  (2分)

(4) CuSO4•5H2O (2分)     CO2、H2O (各2分,共4分) (5)2∶1 (2分)

试题分析:⑴实验室中制备氨气是用固体的氢氧化钙和固体的氯化铵来制备。(2)硫化铜灼烧一定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硫。(3)根椐提示可知生成二氧化硫和水。(4)从生产过程可以看出是硫酸铜晶体;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再次利用;反应Ⅱ中气体与固体分别是二氧化硫和碳酸钠,这两种物质反应必须生成亚硫酸氢钠:Na2CO3+2SO2=2NaHSO3+CO2;因此气体与固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下一知识点 :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酚醛树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