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8分)

小题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

小题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带。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多项选择)

小题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__(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小题1:C

小题1:北温带

小题1:太阳直射点从MN移向EF,极夜地区扩大;直射EF时,南极圈以及以南地区极夜;太阳直射点从EF移向MN,极夜范围缩小

小题1:ABD   

小题1:35°N     热带 寒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该图为北太平洋周边区域图,图中AB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晨昏线AB是晨线还是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几点钟?地球上今天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的几分之几?(3分)

(2)图示时间内,R海域的大洋环流流向是呈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2分)

(3)P、Q两地纬度相当,但两地降水差异很大,试比较P、Q两地哪个降水多?并说明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6分)

(4)图中旧金山的一月气温高于诺福克,但七月气温却低于诺福克,为什么?(4分)

正确答案

(15分)

(1)昏线 14点 3/4(3分)

(2)(2)顺时针方向  太阳直射点位置是(20°N,90°E)。(2分)

(3)(3)Q地降水多 Q地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雨季长;位于高大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降水多。而P地夏季虽有东南季风带来降水,但冬季盛行干冷的西北季风,且沿岸有寒流经过,故降水少,雨季短。(6分)

(4) (4)冬季:旧金山虽然受寒流影响,但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北部冷空气的侵入,故气温偏高;诺福克虽然受暖流影响,但冬季受北部冷空气影响明显,故气温较低。夏季:诺福克不仅受暖流影响,且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明显;而旧金山受寒流影响明显。故旧金山七月气温低于诺福克。(4分)

试题分析:该题知识跨度大,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的时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第(1)题,因为图中等温线数值为10ºC,可判断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因此晨昏线AB应为昏线;进而可推知B点时间为18时,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4时。地球上今天的范围,为0时经线到180度经线之间的范围。有北京时间为14时也可推断出0时经线对应的经度为西经90度,故地球上今天的范围为:西经90度—0度—180度,跨全球的3/4。

第(2)题,R海域为北印度洋,其洋流系统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运动。根据图形信息可计算出太阳直射(20°N,90°E)。

第(3)题,P、Q两地纬度相当,但是两地地形存在差异,附近有不同性质的洋流经过,因此两地降水差异较大。

第(4)题,旧金山和诺福克一月、七月气温的差异,也应从地形、洋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点评:掌握地理事物的时间分布及变化规律是学好地理的必要条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光照图(左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在左图上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2分)

(2)左图所示这一天,图中A、B、C三地见到日出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B、C三地的白昼长短关系是          。(2分)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          (填纬度)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2分)

(4)右图中北半球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的时段是      (多选)。(1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正确答案

(1)略(画图1分,标注文字注记1分)

(2)C、B、A   C>A=B或A=B<C(每空1分,共2分)

(3)23°26'S(1分)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1分)

(4)B C(选择完整正确得1分)

试题分析:(1)晨昏线的基本特征: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2)左图的晨昏线分布反映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故南半球出现昼长夜短,故日出最早;而B点位于A点东侧,故日出B点较A点早。图示C点出现昼长夜短,而AB都位于北半球出现昼短夜长,且两地纬度相同,故昼长相同。(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时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4)北半球昼开始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判断为②--④时段。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晨昏线的基本特征;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在12月22日太阳光照示意图上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用斜线表示)。

(2)这一天,图中A、B、C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降低;B点正午太阳高度是       

(4)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5)在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点中,能够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现象的有             

正确答案

小题1:图略(晨昏线和夜半球各2分)(4分)

小题2:C(2分)

小题3:南回归线或23°26′S (2分)       43°08′(2分)

小题4:北(2分)

小题5:①  ③或③  ① (4分)

试卷分析:

小题1:晨昏线过极点,且与阳光相垂直,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

小题2: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越往南昼越长。

小题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

小题4: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

小题5:全球昼夜平分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的春分日或秋分日。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晨昏线分布特征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

是__________。

此时惠州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北半球昼长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

(3)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_。

(4)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小题1:赤道(2分)  昼夜平分(2分)

小题2:a b c (2分)

小题3: b c d (2分)

小题4:d  a (2分)

试卷分析:

小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故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全球昼夜平分。

小题2:昼夜长短状况看直射点的位置,北半球昼长于夜,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时段为春分日到夏至日到秋分日。

小题3:昼夜长短变化看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夜逐渐变长,即昼长逐渐变短,为太阳直射点向南移的时段,为夏至日到秋分日到冬至日。

小题4:结合前述,北半球夜长于昼,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昼逐日变长,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故判断从冬至到春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下一知识点 : 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