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 共3198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青云花园是我国某城市(36034’N)一所集欧美建筑精华于一体的住宅小区,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豪华典雅。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为由将开发商告上法庭。下面图1为“青云花园小区分布平面图”,图2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一日内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 (0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tan300≈0.577。
(1)图2中F、G、H、l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 ,该日前后小区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 ,该城市所在的大地形单元是 。
(2)该小区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为由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提供有力的证据。
(3)为保证住户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你认为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与上海相比有何差异?并对你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
正确答案
(1)F 小 华北平原 (各1分)
(2)小区位于北纬36°34′(1分),l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小为30°(1分),此时,楼的影长达34.66米(1分),远大于楼间距20米。
(3)楼房间距应比上海长(1分)。该城市纬度比上海高(1分),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1分),楼影长。(1分)
该题以小区住宅采光为背景材料,考查太阳高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第(1)题,由图2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判断F最接近日出时段(影子与太阳光线方向相反,此时日出的方向是东北方向)。由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知此时正值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住户客厅内的正午光照面积较小;由图2旗杆杆影最短(地方时为12时)时北京时间为12时12分计算知,此地区经度为117°E,故在华北平原地区。第(2)题,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计算该小区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求得此时楼影长为34.66米,远大于楼间距20米。第(3)题,上海比此地纬度低,冬至日楼影长较短,故楼间距较短,而此地楼间距应比上海长。
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9分)
(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2分)
(2)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高、低、中)纬度,________(热量带)。(3分)
(3)比较甲、乙、丙、丁四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和线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2分)
(4)比较该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 (从早到晚排列)_______________。(1分)
(5)上图为 月 日前后光照示意图,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北京时间为 时,昼夜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6)甲点此刻为 点,此刻太阳高度为 ,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 。(3分)
(7)丙点此刻为__________ 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 。乙点昼长__________ 小时。 (3分)
正确答案
(1)东南,东北
(2)东,中,北温带
(3)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4) 乙丙丁甲
(5)6,22,慢,8,昼长夜短
(6)6,0, 66°34′
(7)10,68°26′,16
试题分析:
(1)图中显示上方是北极,甲在乙的右侧,下方所以说甲在乙的东南方向,丙在丁的上方、右侧,所以说丙在丁的东北方向。
(2)图中显示出12条经线,所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丙地位于180°经线西侧30°,经度为150°E,属于东半球,丙地纬度为45°N,属于中纬度,北温带。
(3)地球表面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甲、乙、丙、丁四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丁,线速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丁。
(4)图中显示北极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所以图示这一天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时间从早到晚排列乙丙丁甲。
(5) 上图显示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现象,应为6月22日前后光照示意图,距离7月初远日点较近,所以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图中显示甲地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还可以从图中读出甲地经度为90°E(东六区),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东八区)为8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京昼长夜短。
(6)图中显示甲地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甲点此刻为6:00,此刻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太阳高度为0,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66°34′。
(7)图中显示甲地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丙点与甲地的经度差为60°,且位于甲地东方,所以丙地比甲地早4小时,此刻为10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45°-23°26′)=)68°26′,甲乙两地同在晨线上,说明两地同时日出,乙点地方时比甲地晚2小时,所以乙地的日出时间为(6-2=)4:00,所以乙地的昼长(12:00-4:00)×2=16小时。
该表中所列是12月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11分)
(1)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
其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3分)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日太阳照射情况的是 。(2分)
(3)此时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位于下图中的__位置。(2分)
(4)此日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天津昼夜
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是 ; 。(4分)
正确答案
(1)丙丁乙甲;丁 (2)C (3)③
(4)南;南;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
试题分析:(1)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差越大;12月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南半球昼长夜短,故判断只有丁地昼长夜短。(2)12月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南极地区出现极昼,而北极地区出现极夜,根据图示A图,北半球昼长夜短,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A错误;B、D图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C图北半球昼短夜长,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选C项。(3)根据公转轨道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判断①②之间的位置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夏至日,③④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的冬至日,故判断12月5日位于秋分日—冬至日之间为③位置。(4)12月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9月23日到12月22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昼夜长短状况看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变化看直射点的移动,故判断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点评: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一般特征;晨昏线图判读的基本方法;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判断的基本规律和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来判断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等,注意利用基本规律来分析问题,形成常规解题思维。
甲、乙两图表示“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图”和“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乙两图表示的日期相同,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甲图是某地(48°50′N)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图。此图所示日期应是 。此
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此时地球公转到 (近、远)日点附近。
(2)甲图所示某地正午12时的经度为 ,此刻北京时间是 ,乙图中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占全球的 (用分数表示)。
(3)此时,下列地球上出现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4)在丙图(圆柱投影图)中绘制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的状况。(用阴影表示黑夜)
正确答案
(1)6月22日 (1分)昼最长夜最短,自南向北昼长越来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3 分,共三个要点)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1分) 远 (1分)
(2)90ºE 14:00 3/4 (3分)
(3)ACD (3分)
(4)略(2分)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综合分析。
(1)根据当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64°36´,计算直射点纬度23.5°N,故图示日期为6月22日,昼夜长短状况看直射点的位置;由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6月22日接近远日点(7月初)。
(2)根据该日期为6月22日,则出现极夜为南极点,则乙图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示180°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计算12时所在的经线为90°E;北京时间为14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从0时(计算为90°W)向东到180°,占经度270°,故为全球的3/4;(3)此时为6月22日,A项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处于6—7月;正确。B项蒙古高压势力强势为冬季;错误;C项非洲南端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多雨季节为冬季(南半球),故正确;D项南亚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正确。
(4)结合夏至日,晨昏线分布的特征: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13分)读“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右图所示的 位置上,地球公转速度较 。
(2)AD线表示 (晨线、昏线),此时此刻B点的太阳高度是 ,D点的太阳高度是 ,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3)图中B点在C点的 方向,C点在A点的 方向。
(4)如果B点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此刻C点的时间是12月 日 时,全球日期与B点相同的范围与C点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 )
正确答案
(13分)
(1)北 ③ 快(3分)
(2)昏线 43°8′(或43°) 0° 66.5° (4分)
(3)正西方 东北方 (2分)
(4) 21 21 (2分) C(2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