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该图是地球公转轨道及二分二至点示意图,该表为北京市某校学生实测正午太阳高度记录表,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是        

(2)地球位于④位置时,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     ,出现极昼现象的最低纬度是      

(3)9月5日至7日,北京正午标杆影长变      ,正午太阳高度变        ,说明该时段太阳直射点离北京的纬度间隔越来越      (远、近)。

(4)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附近。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当地球运行到②位置时,台州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这一天后,浙江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变小)     

正确答案

(1)1  3        (2)大(长)   66.5°S

(3)长  小  远     (4)D    (5)昼长夜短    昼变短,夜变长          小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②处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为冬至日;故①③表示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2)结合上题分析,④表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故南半球昼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昼。(3)9月5日到7日,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南移,故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即日影变长。(4)地球公转速度最快,为近日点接近冬至日,故位于④附近。(5)②位置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北半球都昼长夜短,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故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浙江省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小题1: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的时段是             (填数字);这一时间内,南极圈以南地区晨昏线向             (极点、极圈)方向移动。

小题2: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得范围是                            

小题3:当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人影最长的是           

小题4:当地球公转由A至B的过程中,北京的昼长逐渐           (增加、减小);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与B位置时,线速度较快的是位置         

小题5:当地球处于C位置时,北京地球       (选择题)

正确答案

小题1:③   极点

小题2:23°26′S,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区

小题3:北京 北京

小题4:减少  B

小题5:C  B

试题分析:

小题1: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是从夏至日往秋分日的时段是③;这一时间内,南极圈以南地区晨昏线向极点方向移动。

小题2: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S。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得范围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区。

小题3:当地球公转至A位置夏至日时,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白昼最长的是北京,正午人影最长的是北京。

小题4:当地球公转由A夏至日至B秋分日的过程中,北京的昼长逐渐减少;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夏至日与B位置秋分日时,线速度较快的是位置B秋分日。

小题5:当地球处于C位置冬至日时,北京地球昼短于夜;正午影子达一年中最长。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点评:根据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不同,确定二分二至日,其中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9“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小题1:在图9中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小题2:图9表示的日期是       ,该日A、B、C三地中最先见到日出的是     地,白昼最长的是      地。

小题3:图10中正确表示图9中B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是       

小题4:该日,北极圈以北的昼夜状况是           ,该日后一个月内,其范围逐渐       ,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正确答案

小题1:过地心,垂直于太阳光线,阴影在右侧

小题2: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     B       C

小题3:乙

小题4:极夜      变小       北     增大

试题分析:

小题1: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过地心。阴影在右侧。

小题2:根据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表示的日期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该日A、B、C三地中最先见到日出的是B地,白昼最长的是C地。

小题3: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所以图10中正确表示图9中B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是乙。

小题4:该日,北极圈以北的昼夜状况是极夜,该日后一个月内,其范围逐渐变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点评:根据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不同,确定二分二至日,其中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10分)

(1)此时,北半球正值     日(节气),理由是                                。此时,广州的黑夜比上海          (长、短)

(2)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         线向           两方降低。此时北京(40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内最         (大、小),正午太阳高度数值为           

(3)再过3个月多1天是         日(节气),          (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将是                             

正确答案

(1)夏至  北极圈上(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或南极圈及其以南有极夜现象;或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长 

(2)北回归线   南北 大  73.50(73026′)

(3)秋分  赤道   昼夜平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2)图中A、B、C、D四地位于近日点附近的是_________,位于远日点附近的是_______。

(3)当地球运行到C点时,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此时南半球为____________季。

(4)自地球公转到C点以后几天开始,过D点到A点,在此时段,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5)地球公转自B—C—D与自D—A—B比较,哪一段用时较长?为什么?

正确答案

(1)逆时针方向

(2)C A

(3)快 夏

(4)逐渐减慢。由近日点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5)D—A—B用时长。位于远日时段,公转速度慢。

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图。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图为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地球公转图,故为逆时针方向;据地轴倾向可判定A位于远日点附近,C位于近日点附近,由于C位于近日点附近,故公转速度较快,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C为12月22日前后,以后几天即为1月初,自此向A,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图中可看出,B—C—D为近日段,公转速度快,用时短;D—A—B为远日段,公转速度慢,用时长。

下一知识点 : 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