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格拉底
- 共8题
32. 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盘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住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不忠实于自已呢?”
问题:
(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
(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3)透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正确答案
(1)答案1: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
古典时代;雅典全盛时代
(2)③或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
(3)答案1: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
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答案2:未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
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答案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
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辩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
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参与。
答案4:仅从单方面作出判断,井有1个以上理由或事实说明。
答案5:只作简单判断。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9.苏格拉底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甚至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这说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故A项错误;
苏格拉底死后,人们认同其学说,正说明人文主义得到传播,不是泛滥,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苏格拉底学说得到许多人认同,说明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故D项正确。
知识点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正确答案
(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治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