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 共61题
21. 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放养了从欧洲带来的24只兔子以供打猎。由于澳洲大陆自然环境适宜,又无鹰、狐狸等天敌,兔子大量繁殖扩散,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采纳生物学家建议,用生物方法控制兔灾,取得了显著效果。回答20—21题。澳大利亚人控制兔灾实践的哲学启示是
①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依赖于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③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源于人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
④认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水平
正确答案
知识点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甲市是我国制造业的重地,近5年来,在企业工资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该市每年仍存在10万左右的劳动力缺口。2014年,甲市颁布了《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三年计划》,提出到2016年争取全市过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机器换人”。
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实,甲市“机器换人”在制造业相关企业迅速推广。如今,甲市六成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智能化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0%,减少用工6万余人。产品平均合格率从88.04%提高至94.42%,围绕机器人的研发、咨询、评估、维护等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增长迅速。
(1)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该市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合理性。(10分)
(2)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该市企业“机器换人”的益处。(10分)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正确的意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4分)"机器换人“计划适应了该市制造业工资成本增加、劳动力缺口较大的实际和产业升级的要求。(3分)
(2)弥补企业生产的劳动力缺口;提升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成本;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增强其创新能力。
知识点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妥善应对。为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某市政府做了如下工作:
◇组织有关部门,调查了本地的民生状况,获取了相关数据。
◇召开改善民生专题协商会,邀请有关专家、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群众代表参加,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在政务网上开辟专栏,接受群众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和意见反馈。
34.请简要分析该市政府工作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6)
35.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市政府是如何履行职责的。(6)
正确答案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 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解析
审设问可知,第(1)问知识限定为历史唯物主义,要求分析市政府工作方法的依据。解答本问,首先要梳理教材中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体系,然后依据材料信息确定要点即可。具体来说,该市政府“调查了本地的民生状况”“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出台……的政策措施”的做法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等,然后理论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明确知识范围,列出主干知识。结合材料分层叙述即可。
易错点
对所限定的知识体系掌握不全面,对材料的关键信息获取不全面,导致要点遗漏。
正确答案
关注民生改善,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积极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或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做到了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注重意见反馈,做到了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解析
审设问可知,第(2)问主体限定为政府,题型是措施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具体来说,“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体现了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体现了政府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出台……的政策措施”体现了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接受群众……的评价和意见反馈”体现了政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要熟练回忆政府如何做某事的知识体系,然后审读材料,把握关键信息,理论和材料结合分析即可。
易错点
对材料的信息提取不全面,导致结合理论分析时要点不全面。再者,要注意主体是政府,答其他主体的知识无效。
34.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是中国制造2025目标,高品质产品是制造强国的标志。
有位学者认为,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表现在对工作充满热爱与激情,工作中坚韧执着、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他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金钥匙。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
他论证说,历史上,中国工匠曾经名扬世界。但随着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代替传统手工生产,工匠角色逐渐淡出。
近年来,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即时效益,忽视产品灵魂——品质,靠“山寨”和低价竞争,造成产品品质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淘汰一族不断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产品设计人性化不够,缺乏潮流引领、产品精细化不够,耐用性不强等问题。如何提高品质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大做强中国企业,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在全面倡导工匠精神,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质时代就会到来。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评析这位学者是否完整论证了他的观点。
正确答案
34.答案示例:
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辩证统一。
物质决定意识。该学者依据制造业现状,呼唤工匠精神回归,这一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他提出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以此开启中国制造业高品质时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使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他在论点中提出了“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而在论证中并没有涉及实践主体——匠人。
缺少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仅仅倡导工匠精神,中国制造高品质时代还是无法开启。
因而,该学者并未完整论证他的观点。
知识点
22.为了摆脱贫困,何涛巴村炼过铁、办过化肥厂,但经济状况并没有好转,环境污染问题
却日益严重。该村汲取教训,改变思路,在茶叶专家的帮助下,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带领村民种茶,形成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整体发展格局,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该村的转型发展表明
①成功的实践是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②失败与成功相互渗透和转化,没有明确的界限
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去条件
④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正确答案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