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和认识
- 共195题
22.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连水蒸气也不沾的新型纳米材料。在工业上该材料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比如,可用来提高发电厂换热器的冷凝换热性能,还可防止机翼结冰和结霜造成的安全事故等。这一开发佐证了
①实践能力建立在认识能力提高的基础上
②科学实验深化了人类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③研究开发要摆脱自然材料客观属性的制约
④“思维的眼睛”可以逐步解开自然界之谜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③错误,自然材料的客观属性是研究开发的前提和基础,②④当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审题,抓动词,研究人员开发出新材料,体现了人可以能动的认识世界,运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即可
易错点
科学试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科学实验深化了人类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知识点
12.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
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长期、扎实地研
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的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
的新方法,使世界数亿人受益。这说明( )
①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一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有条件的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正确答案
解析
青蒿素的发现离不开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等材料体现了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经过艰苦卓绝长期研究最终使数亿人获益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选①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之分,故③错误。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并非仅创造物质财富,④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从解题技巧上说,解答组合型选择题有一个小窍门,即在万一不能准确确认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肢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的选项就大大缩小范围了,甚至正确的答案就出来了。①入选,②入选,③不选,④不选,所以选A选项。
易错点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总体方向,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发展中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这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只能是螺旋式或波浪式的,有曲折、有起伏。 3.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知识点
16.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团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通过大量实验并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途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自觉选择性特征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
④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实践不具有自觉选择性特征,意识才具有自觉选择性,②排除,是发展观,不是认识论角度,③④当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审设问,设问范围是认识论,排除范围之外的选项,排除知识点本身错误的选项,选出最佳选项
易错点
区分实践的特点和意识的特点
知识点
4.现代研究发现,针灸能够促进大脑内啡肽的分泌,其分泌物具有镇痛作用。这不仅揭开了针灸疗法的神秘面纱,而且深化了人们对镇痛的生物学原理的认识。上述材料表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人们深化了对镇痛的生物学原理的认识是因为在实践中发现针灸能够促进大脑内啡肽的分泌,这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因此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发展。B选项错误,客观事物不会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C项夸大了认识的作用,过于绝对化。D选项意识对生理活动有调控作用表述正确,但是与题干无关,因此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表现形式。
易错点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学生容易把二者简单的看作是物质和意识的关心,这样就容易出错,尤其是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命题中,考生经常把时间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时间是认识的目的二者搞混,只是前者强调实践对认识的促进作用,后者侧重于认识从实践中来并指导实践。
知识点
10.“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孔子的话重点指没有实践的行为,无法获得有关认识,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C符合。A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认识获得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因此未必需要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D项说法错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读古文,获取中心意思。
2.结合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选出符合题意选项,排除错误、无关选项。
易错点
1、不能准确理解古文意思。
2、有关哲学知识不牢固,不能准确判断、分析。
知识点
10. 2016年2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引力波作为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其存在性被不少物理学家质疑过。在漫长岁月里,几代物理学家付出了无数努力,可这神秘的引力波却一直没有被发现。如今,这项非凡的的发现标志着天文学己经进入新的时代,人类从此打开了一扇观测宇宙的全新窗口。这表明()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③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实践的深化不断显现
④科学预言是科学实验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正确答案
解析
尽管引力波其存在性被不少物理学家质疑过,但是科学家通过实践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而其神秘的面纱就解开了,人类从此打开了一扇观测宇宙的全新窗口。实践决定认识,科学实验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是尊重客观规律,排除②④。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科学家通过实践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从此打开了一扇观测宇宙的全新窗口,事物的本质呈现出来,选①③。
易错点
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分析不准确,实践的作用,以及成功的因素的把握。
知识点
10.100年前,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证据。2016年2月11日, 美国科学家宣布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被观测到,提供了一个探究宇宙诞生之谜的新途径。人们对于引力波的观测过程表明( )
①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
②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③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④具体的实践会受到人们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程度的限制
正确答案
解析
人们对于引力波的观测过程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人们对于引力波的观测过程是曲折的,但最终被观测到,而这一观测又提供了一个探究宇宙诞生之谜的新途径。
第①项“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说法不准确,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多次反复的过程。
第②项“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
第③项“认识是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不可知论,不正确。
第④项“具体的实践会受到人们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程度的限制”说法正确且符合题义,入选。
易错点
由于学生对“认识真理的过程”的知识点不熟悉导致误选。
知识点
10.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反复温习中医古籍,不断思考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并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启示我们()
①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是获得认识的来源
②传统中医药理论对中医药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③获得真理是中医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实践基础上研究方法的创新推动了研究的不断发展
正确答案
解析
认识的来源应该是实践,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获得认识的间接来源之一,并不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所以①错误;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药理论也是一种认识,②正确;
中医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实践中更好地救治伤病而不是获得真理,因为真理也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③错误;
科学研究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④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察了真理的相关知识。
1.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2.真理是客观的。(即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对于同一个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惟一的。)
3.真理是有条件的。(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4.真理是具体的。(即任何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于实践相关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必须正确地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同时,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人们获得真理也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实践活动。
易错点
1.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这一点需要牢记,学习只是实践的一种情况,要正确的学会区分。
2. 科学理论研究出来最终依然要回去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知识点
10.如果大质量天体发生碰撞、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宇宙事件会产生强大的引力波,这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重要预言。美国科研人员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首次探测到双黑洞合并时的引力波,这是对广义相对论的直接验证,也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宇宙的全新窗口。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证明了()
①客观事物随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不断发展
②科学实验是客观物质是否真实存在的根据
③科学理论能够通过科学实验获得不断发展
④探索规律的科学实验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正确答案
解析
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宇宙的全新窗口,说明科学理论能够通过科学实验获得不断发展, ③正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重要预言到2016年才被科学实验证实,也说明探索规律的科学实验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④正确;①错误,应该是人们认识能力随客观事物的发展不断提高;②错误,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物质本来就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正确答案为 D.③④。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认识的无限性,上升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这一理论常会结合人类的认识新的认识成果的出现、科技的发展方面的具体事例进行考查。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材料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上升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2、调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知道是客观决定主观,世界是物质的,人们认识能力是随客观事物的发展不断提高的。排除①②
易错点
1、阅读分辨能力差,不能看出材料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上升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2、基础知识薄弱,不知道人们认识能力是随客观事物的发展不断提高的。
知识点
23.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清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④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材料中“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判断“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清青蒿素”是基于屠呦呦的科学实验(实践)。因此,第①项“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入选,而新型抗疟从无到有,体现了认识的不断发展,故④入选。第②项“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主观唯心的思想,排除;第③项“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与材料无关。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时政热点为素材,反映时代特点,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侧重考查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考生的学科素养和发展潜力;考查学生参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能力。
解题思路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易错点
对“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不理解导致误选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