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和认识
- 共195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22.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了廉价、清洁、方便和耐用的塑料袋,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被誉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在2002年塑料袋“百岁诞辰”之时,它因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被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现今,“远离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从“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塑料袋的命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③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总是不可预期的
④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总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正确答案
解析
塑料袋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生活,被称为白色革命,但塑料袋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被称为白色污染,无论是白色革命,还是白色污染,都是认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认识的不同说明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总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②④正确;认识和实践是对立统一的,①错误;③是不可知论,错误。该题选C。
知识点
21.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图3)讽刺了一些人( )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毛泽东说:“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真实更可靠
②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形成“好主意”的前提条件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冥思苦索无助于“好办法”、“好主意”的产生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9.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 )
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9.中国既是茶得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5.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在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1)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只是阐明理由。
(2)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
(3)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正确答案
(1)①回答“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观点的评分量表
②回答“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观点的评分
(2)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因此现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3)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一: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 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民”。
“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时间,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突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2)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向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神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对此,某报记者就“我心中的幸福”采访了不同人群,以下是他们的看法。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农民工、家庭主妇和企业家对幸福的看法中任选一种,就是先他们“心中的幸福”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4)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结合大学生对幸福的看法,谈谈国家怎样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正确答案
(1)
①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孟子到唐太宗再到谭嗣同对民本思想的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
③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人为本”就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2)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祷、政治的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觉“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3)
答案一(农民工):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农民工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答察二(家庭主妇):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物价,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依法保障消费者的台法权益;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生产符合食品安垒标准的产品;消费者要了解市场信息,懂得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参与监督,共同培育良好的市场秩序。
答案三(企业家):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家要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处理个人、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4)
①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确保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