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政治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以英国为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3)在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影响下,19世纪末中国的政治运动中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这场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

(1)特征:议会或国会权力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权力分散,且权力间互相制约;政府权力相对萎缩。

影响: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变化:内阁权力扩大,议会权力缩小;政府元首或政府首脑权力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加强。

原因: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答“工业革命”);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了民主权利;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持。(任答两点即可)

(3)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积极影响: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因为光荣革命而产生的主权在议会的体制,形成了对本国产权、经济活动、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的政治保护,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资源,这种历史安排便产生了一个强国。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

【材料二】经历了两国关系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和中国在苏联解体后都成熟起来。在国际关系的准则下建立起君子之交。

——李风林《中苏关系的历史和未来》

【材料三】当今国家实力的比拼,已由传统的武力逐渐开始向军事,经济、知识的综合发展程度转移。也就是说,谁的文明成为主流文明,谁将掌握世界。美国就将其经济、高科技和美国文化三者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将共同成为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支柱。

——《中国怎样建设现代文明大国》

(1)根据材料一,说明近代英国成为强国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中,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大喜”、“大悲”分别指什么?(4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说明中苏关系的“大喜”、“大悲”分别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14分)

(3)依据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如何成为现代大国的认识。(4分)

正确答案

(1)原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形成财产所有权制度,对自由的政治保护;采取对外进行扩张政策(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6分)。

(2)大喜:50 年代前期、中期,中国“一边倒”,中苏结盟(2分);

大悲:50 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2分)。

影响:大喜:政治上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国防建设(2分),经济上有利于经济恢复(2分),中国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2分),文化上促进了中国教育、文化和科技的发展(2分)。

大悲:政治上:使得中国国际环境更加险恶、中国在美苏争霸中处境更加艰难(2 分);经济上:中苏关系恶化是造成中国59—61 年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2分),中国的建设缺少外援,中国进一步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2分)。

(3)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以负责的态度处理国际外交;发展经济;发展高科技;宣扬中国优秀文化。(每点2分,其中的任意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

试题分析:(1)原因: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说明”,所以从材料一中的“因为光荣革命而产生的主权在议会的体制”、“对本国产权、经济活动、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的政治保护”、“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资源”可以得出相应的三个原因。

(2)20世纪50年代是解答这个题的关键,根据这个时间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大喜是指两国关系的友好,即50 年代前期、中期,中国“一边倒”,中苏结盟;大悲则应该是两国关系的紧张恶化,即50 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影响:题目要求“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说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所以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分别去写对中国的影响,只要基础知识熟练,不难得出。

(3)认识:题目要求“依据三则材料谈” “对中国如何成为现代大国”的认识。根据材料一可以考虑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中的“在国际关系的准则下建立起君子之交”可以得出以负责的态度处理国际外交;根据材料三中的“美国就将其经济、高科技和美国文化三者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将共同成为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支柱”可以考虑到发展经济;发展高科技;宣扬中国优秀文化;等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图一)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议会大厦是该国的政治中心。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能充分地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据说国会开会时,国王应坐在上议院的国王宝座上。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的,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考虑。

图一

材料二 这里(图二)对历任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首脑怀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但需要多数众议院议员提出弹劾,2/3参议员同意后才能加以定罪并于罢免。在该国历史上有三位总统面临过弹劾……国会山上的这幢白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图二

材料三 这里(图三)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它由中央部分的万人大礼堂、北部宴会厅和南部人大办公楼三部分组成。平面呈扇形,所有的座位都可以看到主席台。万人大礼堂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在这里多次召开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成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舞台,在这里也诞生了该国的第一部宪法,且规定了全国人大有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划分的职权,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图三

请回答:

(1)依据三则材料分别指出三个国家及其政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国家元首与议会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当时国家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了该国政党为实现民主政治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史实,概要总结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2)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美国:两者权力相对独立,且相互制约与平衡。作用:有利于民主政体的运行;建立法治社会;推动现代化进程、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实行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行民主政治建设要符合本国国情。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材料二  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卡特赖特勋爵和威廉?普特尼的意见,否决了由配兰(时任内阁首相)提出的任命威廉?皮特为国防大臣的建议。配兰等人毫不退让,于2月10日带领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当时就任命巴思伯爵为财政大臣,受命组阁。巴思伯爵不是下院议员,又缺少一位能帮助他控制下院多数的得力助手,很难得到下院的必要支持。……他总共只当了两天“首相”,在英国近代政治史上创下了一个新记录。……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再请配兰等人复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 

材料三  其主要内容有:一是重新分配议席,下议院议席分配将郡议员人数由188席增加至253席,市代表由465席减至399席,取消“衰败选区”(人口减少、经济落后地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其具体规定是:人口不足2000人的56个城镇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2000——4000人之间的31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                                           

——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说明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政治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一改革内容有何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观近四个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原因:英国具有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英吉利民族崇尚中庸;“光荣革命”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并取得成功。

(2)基本原则: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内阁首相要得到议会(下院)的多数支持。政治根源:乔治二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对国王权力的限制。

(3)主要内容:取消或减少原有选区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影响: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4)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要结合政治传统,适合本国国情;要讲究改革策略,采取灵活的斗争方式;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行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

—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到1870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问题:

(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前期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王统而不治;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集中指向英国议会:北美人民实际上不承认英国殖民统治权。

(2)北美殖民地思想家的独立主张广泛传播;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利益与英国的经济压榨政策产生尖锐矛盾并激化;英国以英王名义严厉惩处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

(3)美国是英国最重要的棉花供应地,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保证;英国从美国大量进口棉花,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