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5.2012年4月30日,我国用一枚 “长征3号乙”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若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B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C若某一卫星加速,则其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将会变大

D卫星上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的状态,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6 分

17.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我国继“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船后又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船绕地飞行五圈后成功变轨到距地面一定高度的近似圆形轨道。航天员翟志刚于27日16点35分开启舱门,开始进行令人振奋的太空舱外活动。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飞船运行的圆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h,不计地球自转的影响,求:

(1)飞船绕地球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2)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

正确答案

天体表面的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飞船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联立可解得:T =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3 分

7.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某一时刻它们恰好在与地心连线的同一直线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v =可知运行速度满足关系vA > vB > vC

B运转角速度满足关系

C向心加速度满足关系aA < aB < aC

D运动一周后,A最先回到图示位置

正确答案

C

解析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3 分

3. 2013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12月6日“嫦娥三号”由地月转移轨道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12月10日成功变轨到近月点为15公里的椭圆轨道,12月14日从15公里高度降至月球表面成功实现登月。则关于“嫦娥三号”登月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嫦娥三号”由地月转移轨道需要减速才能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

B“嫦娥三号”在近月点为15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各点的加速度都大于其在100公里圆轨道上的加速度

C“嫦娥三号”在100公里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其在近月点为15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

D从15公里高度降至月球表面过程中,“嫦娥三号”处于超重状态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9.“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已5次成功实现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交会对接前“神舟十号”飞船先在较低圆轨道1上运动,在适当位置经变轨与在圆轨道2上运动的“天宫一号”对接.M、Q两点在轨道1上,P点在轨道2上,三点连线对地球球心,把飞船的加速过程简化为只做一次短时加速.下列关于“神舟十号”变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神舟十号”在M点加速,可以在P点与“天宫一号”相遇

B“神舟十号”在M点经一次加速,即可变轨到轨道2

C“神舟十号”经变轨后速度总大于变轨前的速度

D“神舟十号”变轨后的运行周期总大于变轨前的运行周期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5.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面与地球赤道共面,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有一定的夹角,它的运转周期是24小时。2011年12月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就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2012年l0月2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北斗导航工程区域组网顺利完成。现在已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关于这两颗卫旱下列说法正确是:(   )

A这两颗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一样,约为3.6万千米

B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比第一宇宙速度小

C发射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要比发射同等质量的近地卫星少消耗能量。

D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比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运行加速度大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3 分

10.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11月5日进入38万公里以外的环月轨道,11月24日传回首张图片,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成功。“嫦娥一号”围绕月球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已知,如果在这次探测工程中要测量月球的质量,则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有(     )

A“嫦娥一号”的质量和月球的半径

B“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和轨道半径

C月球的半径和“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

D“嫦娥一号”的质量、月球的半径和“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如图所示,一航天器围绕地球沿椭圆形轨道运动,地球的球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A、B两点分别是航天器运行轨道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若航天器所受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则该航天器(     )

A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动能增大

B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C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远地点B的加速度

D运动到A点时其速度如果能增加到第二宇宙速度,那么它将不再围绕地球运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6.“嫦娥三号”飞船成功变轨,从100km的环月圆轨道I降低到椭圆轨道II(近月点15km、远月点100km),两轨道相交于点P,如图所示,关于“嫦娥三号”飞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II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

B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到P点的向心加速度比在轨道II上运动到P点的向心加速度小

C飞船在轨道I上的引力势能与动能之和比在轨道II上的引力势能与动能之和大

D飞船在轨道II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7.2014年5月10日天文爱好者迎来了“土星冲日”的美丽天象。“土星冲日”是指土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该天象每378天发生一次,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公转轨迹都近似为圆,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和半径以及引力常量均已知,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    )

A土星质量

B地球质量

C土星公转周期

D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之比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下一知识点 : 动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