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9年,奥巴马总统的访华受到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时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德国《图片报》说:“人们看到,奥巴马在中国的演出是多么的温顺和谦虚,这是因为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远去。我们必须转向中国。”对此理解正确是

A表明美国已开始放弃其霸权主义政策

B表明中国成为能抗衡美国的超级大国

C反映出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开始形成

D说明国家实力强弱影响着其国际地位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极格局瓦解后,原有国际力量对比失衡,世界局势多了一种不确定性。造成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有(  )

①日本跻身世界政治大国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③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④欧盟的力量日益增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在2010年取得突破,前者同意发达国家向新兴大国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重,使整个发展中国家投票权重升至47.19%;后者确定在2012年前向包括新兴国家等在内的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这表明

A西方仍然主导着布雷顿森林体系

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正加速发展

C新科技革命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

D新兴经济体正加速改变世界格局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面是1988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分别为51和25,到1993年这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分别变为30和1400这种变化反映了

A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B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欧共体的形成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欧洲煤钢共同体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