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化学一选修/化学与技术]纯碱一直以来都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很长一段时间纯碱的制法都被欧美国家所垄断.20世纪初我国著名的工业化学家侯德榜先生,经过数年的反复研究终于发明了优于欧美制碱技术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并在天津建造了我国独立研发的第一家制碱厂.其制碱原理的流程如下:

(1)侯德榜选择天津作为制碱厂的厂址有何便利条件(举二例说明)____________

(2)合成氨工厂需要向制碱厂提供两种原料气体,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这两种气体在使用过程中是否需要考虑添加的顺序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

(3)在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使原料水中溶质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母液中可以提取的副产品的应用是______(举一例).

正确答案

解:(1)天津位于沿海地区交通发达,而制碱的原料之一NaCl,在海水中含量丰富,

故答案为:原料丰富;运输方便;

(2)合成氨工厂需要向制碱厂提供两种原料气体,它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氨气;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小,生成碳酸氢钠少,不能析出晶体,而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产生碳酸氢铵多,有利于碳酸氢钠的析出;

故答案为:CO2;NH3;是;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产生碳酸氢铵多,有利于碳酸氢钠的析出;

(3)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二氧化碳和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反应,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小,所以先生成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NaCl═NaHCO3↓+NH4Cl,

故答案为:NH4HCO3+NaCl═NaHCO3↓+NH4Cl;

(4)碳酸氢钠能溶于水,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还含有较多碳酸氢钠,所以要循环利用,从母液中有NH4Cl可以做肥料,

故答案为:循环Ⅰ;做肥料.

解析

解:(1)天津位于沿海地区交通发达,而制碱的原料之一NaCl,在海水中含量丰富,

故答案为:原料丰富;运输方便;

(2)合成氨工厂需要向制碱厂提供两种原料气体,它们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氨气;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小,生成碳酸氢钠少,不能析出晶体,而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产生碳酸氢铵多,有利于碳酸氢钠的析出;

故答案为:CO2;NH3;是;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产生碳酸氢铵多,有利于碳酸氢钠的析出;

(3)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二氧化碳和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反应,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小,所以先生成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NaCl═NaHCO3↓+NH4Cl,

故答案为:NH4HCO3+NaCl═NaHCO3↓+NH4Cl;

(4)碳酸氢钠能溶于水,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还含有较多碳酸氢钠,所以要循环利用,从母液中有NH4Cl可以做肥料,

故答案为:循环Ⅰ;做肥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B除杂质(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B的化学式.

A______  B______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______、沉淀、____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烘干.

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______

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______

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滤液D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______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______.(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

正确答案

解:1)沉淀剂A源于石灰窑,说明其是生石灰或熟石灰;粗盐中的镁离子和钙离子一般用碳酸钠除去,故答案为:Ca(OH)2或CaO;Na2CO3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整个操作过程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烘干几步,故答案为:溶解;过滤;蒸发;过滤;

3)纯碱生产中碳酸化时,会看到溶液中析出晶体,这是由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答案为:有晶体析出(或出现浑浊);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4)根据操作过程,氨化后通入二氧化碳的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NH3+NaCl=NaHCO3+NH4Cl,最终得到NH4Cl还有碳酸氢钠等,碳酸氢钠溶解度很小而结晶,故酸化后滤液的主要成分是NH4Cl;检验其中的氯离子时,要经过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故答案为:NH4Cl;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5)滤液中主要含有的是氯化铵,其和石灰水反应时:NH4++OH-NH3↑+H2O;由于滤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故此加石灰水前先加热,是为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故答案为:NH4++OH-NH3↑+H2O;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

6)假设加热前纯碱的质量为m1,加热后的质量为m2,则加热损失的质量为:m1-m2,则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84(m1-m2)/31,故纯碱中含有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

解:1)沉淀剂A源于石灰窑,说明其是生石灰或熟石灰;粗盐中的镁离子和钙离子一般用碳酸钠除去,故答案为:Ca(OH)2或CaO;Na2CO3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整个操作过程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烘干几步,故答案为:溶解;过滤;蒸发;过滤;

3)纯碱生产中碳酸化时,会看到溶液中析出晶体,这是由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答案为:有晶体析出(或出现浑浊);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4)根据操作过程,氨化后通入二氧化碳的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NH3+NaCl=NaHCO3+NH4Cl,最终得到NH4Cl还有碳酸氢钠等,碳酸氢钠溶解度很小而结晶,故酸化后滤液的主要成分是NH4Cl;检验其中的氯离子时,要经过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故答案为:NH4Cl;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5)滤液中主要含有的是氯化铵,其和石灰水反应时:NH4++OH-NH3↑+H2O;由于滤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故此加石灰水前先加热,是为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故答案为:NH4++OH-NH3↑+H2O;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

6)假设加热前纯碱的质量为m1,加热后的质量为m2,则加热损失的质量为:m1-m2,则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84(m1-m2)/31,故纯碱中含有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工业制纯碱的第一步是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反应,制取碳酸氢钠晶体.该反应原理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是放热反应.NH3+CO2+H2O+NaCl (饱和)═NaHCO3(晶体)+NH4Cl

Ⅰ、利用上述反应原理,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碳酸氢钠晶体.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烧杯中盛有冰水,D中装有蘸稀硫酸的脱脂棉,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2,4,6

可选用的药品有:a.石灰石  b.生石灰  c.6mol/L盐酸  d.稀硫酸   e.浓氨水f.饱和氯化钠溶液.

①A中制备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E中制备气体时所需药品是(选填字母代号)______

②B中溶液作用是______C烧杯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

③检验D出口处是否有氨气逸出的方法是:______

Ⅱ、该小组同学为了测定C中所得晶体的碳酸氢钠的纯度(假设晶体中不含碳酸盐杂质),将晶体充分干燥后,称量质量为wg.再将晶体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称量所得粉末质量为mg.然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请填空:操作III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晶体中碳酸氢钠的纯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A装置为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B装置用于除去CO2中的HCl;

E装置为制取氨气装置,制取氨气用浓氨水和生石灰来制备,代号为be;

C中反应装置制取碳酸氢钠 NH3+CO2+H2O+NaCl (饱和)═NaHCO3(晶体)+NH4Cl,反应为放热反应,C烧杯中放冰水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氨气为刺激性气味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检验D出口处是否有氨气逸出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D出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氨气逸出,若试纸不变蓝,则证明没有氨气逸出;

故答案为:Ⅰ①CaCO3+2H+=Ca2++CO2↑+H2O;be;②除去CO2中的HCl; 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③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D出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氨气逸出,若试纸不变蓝,则证明没有氨气逸出

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2NaHCO3Na2CO3+CO2↑+H2O,②Na2CO3+CaCl2=CaCO3 ↓+H2O+2NaCl,得到的碳酸钙需要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方可称量.

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由上两式可得关系式:

    2NaHCO3--CaCO3

  84×2          100

   x              n

     =

      x= g,

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100%=×100%

故答案为:Ⅱ过滤、洗涤、干燥;×100%.

解析

解:Ⅰ、A装置为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B装置用于除去CO2中的HCl;

E装置为制取氨气装置,制取氨气用浓氨水和生石灰来制备,代号为be;

C中反应装置制取碳酸氢钠 NH3+CO2+H2O+NaCl (饱和)═NaHCO3(晶体)+NH4Cl,反应为放热反应,C烧杯中放冰水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氨气为刺激性气味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检验D出口处是否有氨气逸出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D出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氨气逸出,若试纸不变蓝,则证明没有氨气逸出;

故答案为:Ⅰ①CaCO3+2H+=Ca2++CO2↑+H2O;be;②除去CO2中的HCl; 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③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D出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氨气逸出,若试纸不变蓝,则证明没有氨气逸出

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2NaHCO3Na2CO3+CO2↑+H2O,②Na2CO3+CaCl2=CaCO3 ↓+H2O+2NaCl,得到的碳酸钙需要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方可称量.

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由上两式可得关系式:

    2NaHCO3--CaCO3

  84×2          100

   x              n

     =

      x= g,

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100%=×100%

故答案为:Ⅱ过滤、洗涤、干燥;×10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常温下,某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碳酸钠,流程如下:

在常温下,有关物质的溶解度为:

(1)操作Ⅲ中的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_

(2)操作I和操作II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操作I和II不能颠倒的原因______

(4)检验所得的碳酸钠粉末是否含有NaHCO3,的实验方案是(写出操作步骤、现象、结论):______

(5)为了测定所制取产物的纯度(假设杂质只有碳酸氢钠).该小组的实验步骤为:

i.使用下列装置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ii.称取Wg产品放入C装置的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iii.称量D装置的质量为W1g

iv.从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v.从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再次称量D装置质量为W2g.

vi.重复步骤v的操作,直到D装置的质量不再改变,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W3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如下问题:

①第i步,使用上述装置连接的接口顺序为:(b)→(e)(f)→____________

②产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数字可不必化简)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二氧化碳通入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操作Ⅲ中的实验操作目的是将沉淀和溶液分开,所以通过过滤,可把混在溶液中的碳酸氢钠晶体分离出来,

故答案为:过滤;

(2)因为氨气的溶解度比二氧化碳大得多,且溶液呈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所以操作I先通入足量的氨气,操作II将二氧化碳通入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根据溶解度表可知,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所以发生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本质为Na++NH3+CO2+H2O═NaHCO3↓+NH4+

故答案为:Na++NH3+CO2+H2O═NaHCO3↓+NH4+

(3)二氧化碳微溶于水,先通入二氧化碳,溶液中生成极少量的碳酸,再通入氨气,生成的产物量少,且易生成碳酸铵,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先通入氨气,溶液中生成较多的一水合氨,再通入CO2,生成的产物量多,且易生成碳酸氢铵,

故答案为:由于NH3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量比CO2大,先通NH3,溶液呈碱性,更易吸收CO2,有利NaHCO3的生成;所以应先通入NH3

(4)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如果碳酸钠中含有碳酸氢钠,取少量产物于试管,加热发生2NaHCO3Na2CO3+H2O+CO2↑,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NaHCO3

故答案为:取少量产物于试管,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NaHCO3

(5)①空气经过氢氧化钠的洗气瓶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连接试样溶液可将装置中的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所以(b)→(e)(f),从试样溶液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混有水蒸气,所以需通过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所以连接→(c)(d),最后通过碱石灰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连接→(g)(h)[或(h)(g)]→(i),

故答案为:(c)(d);(g)(h)[或(h)(g)]→(i);

②2NaHCO3Na2CO3+H2O+CO2↑,w3-w1为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令产物中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质量之和与碳离子物质的量列方程,则:

,解得:x=mol,产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二氧化碳通入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操作Ⅲ中的实验操作目的是将沉淀和溶液分开,所以通过过滤,可把混在溶液中的碳酸氢钠晶体分离出来,

故答案为:过滤;

(2)因为氨气的溶解度比二氧化碳大得多,且溶液呈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所以操作I先通入足量的氨气,操作II将二氧化碳通入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根据溶解度表可知,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所以发生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本质为Na++NH3+CO2+H2O═NaHCO3↓+NH4+

故答案为:Na++NH3+CO2+H2O═NaHCO3↓+NH4+

(3)二氧化碳微溶于水,先通入二氧化碳,溶液中生成极少量的碳酸,再通入氨气,生成的产物量少,且易生成碳酸铵,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先通入氨气,溶液中生成较多的一水合氨,再通入CO2,生成的产物量多,且易生成碳酸氢铵,

故答案为:由于NH3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量比CO2大,先通NH3,溶液呈碱性,更易吸收CO2,有利NaHCO3的生成;所以应先通入NH3

(4)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如果碳酸钠中含有碳酸氢钠,取少量产物于试管,加热发生2NaHCO3Na2CO3+H2O+CO2↑,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NaHCO3

故答案为:取少量产物于试管,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NaHCO3

(5)①空气经过氢氧化钠的洗气瓶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连接试样溶液可将装置中的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所以(b)→(e)(f),从试样溶液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混有水蒸气,所以需通过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所以连接→(c)(d),最后通过碱石灰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连接→(g)(h)[或(h)(g)]→(i),

故答案为:(c)(d);(g)(h)[或(h)(g)]→(i);

②2NaHCO3Na2CO3+H2O+CO2↑,w3-w1为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令产物中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质量之和与碳离子物质的量列方程,则:

,解得:x=mol,产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文昌校级模拟)工业上可用食盐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不同的方法生产纯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路布兰法是以食盐、石灰石、浓硫酸、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煅烧,再浸取、结晶而制得纯碱.

①食盐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硫酸钠和焦炭、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已知产物之一为CaS);

(2)氨碱法的工艺如图1所示,得到的碳酸氢钠经煅烧生成纯碱.

①图中的中间产物C是______,D是______(写化学式);

②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联合制碱法是对氨碱法的改进,其优点是______

(4)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等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如图2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利用高沸点酸制备挥发性酸,且HCl极易溶于水,故利用直接使用98%浓硫酸和氯化钠制取氯化氢,反应为:NaCl+H2SO4(浓)NaHSO4+HCl↑或2NaCl+H2SO4(浓)Na2SO4+2HCl↑,故答案为:NaCl+H2SO4(浓)NaHSO4+HCl↑或2NaCl+H2SO4(浓)Na2SO4+2HCl↑;

②由题目信息可知,硫酸钠与石灰石、焦炭反应生成CaS、Na2CO3,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还原C的氧化物CO或CO2生成,故反应方程式为:Na2SO4+4C+CaCO3CaS+Na2CO3+4CO或Na2SO4+2C+CaCO3CaS+Na2CO3+2CO2

故答案为:Na2SO4+4C+CaCO3CaS+Na2CO3+4CO或Na2SO4+2C+CaCO3CaS+Na2CO3+2CO2

(2)①碳酸钙加热分解生成CaO与CO2,故A为CaO,B为CO2,CaO在熟化桶内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C为Ca(OH)2;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在混合池内反应生成氨气与氯化钙,故D为NH3

故答案为:Ca(OH)2;NH3

②氨气与氯化钠溶液混合后,在乙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NaHCO3、NH4Cl,反应方程式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

故答案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

(3)该方法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废渣的排放,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可利用合成氨的产物CO2

故答案为:提高食盐利用率、副产物氯化铵可用作化肥、可利用合成氨的产物CO2

(4)由溶解曲线图可知KHC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差不大,当温度高于40℃时,由图象可知,降温结晶时会析出较多的KCl,无法大量析出碳酸氢钾;

故答案为:不可行; 碳酸氢钾的溶解度较大,降温过程中不会析出碳酸氢钾晶体.

解析

解:(1)①利用高沸点酸制备挥发性酸,且HCl极易溶于水,故利用直接使用98%浓硫酸和氯化钠制取氯化氢,反应为:NaCl+H2SO4(浓)NaHSO4+HCl↑或2NaCl+H2SO4(浓)Na2SO4+2HCl↑,故答案为:NaCl+H2SO4(浓)NaHSO4+HCl↑或2NaCl+H2SO4(浓)Na2SO4+2HCl↑;

②由题目信息可知,硫酸钠与石灰石、焦炭反应生成CaS、Na2CO3,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还原C的氧化物CO或CO2生成,故反应方程式为:Na2SO4+4C+CaCO3CaS+Na2CO3+4CO或Na2SO4+2C+CaCO3CaS+Na2CO3+2CO2

故答案为:Na2SO4+4C+CaCO3CaS+Na2CO3+4CO或Na2SO4+2C+CaCO3CaS+Na2CO3+2CO2

(2)①碳酸钙加热分解生成CaO与CO2,故A为CaO,B为CO2,CaO在熟化桶内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C为Ca(OH)2;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在混合池内反应生成氨气与氯化钙,故D为NH3

故答案为:Ca(OH)2;NH3

②氨气与氯化钠溶液混合后,在乙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NaHCO3、NH4Cl,反应方程式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

故答案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

(3)该方法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废渣的排放,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可利用合成氨的产物CO2

故答案为:提高食盐利用率、副产物氯化铵可用作化肥、可利用合成氨的产物CO2

(4)由溶解曲线图可知KHC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差不大,当温度高于40℃时,由图象可知,降温结晶时会析出较多的KCl,无法大量析出碳酸氢钾;

故答案为:不可行; 碳酸氢钾的溶解度较大,降温过程中不会析出碳酸氢钾晶体.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