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 共159题
纯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料、合成洗涤剂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工业上“候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及水等为原料制备纯碱,其反应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然后再焙烧NaHCO3制得纯碱(Na2CO3).
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
②析出NaHCO3晶体中可能含有少量氯离子杂质,检验该晶体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杂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③向沉淀池中先通入足量NH3,后通入CO2,析出NaHCO3晶体而不是Na2CO3晶体,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利用过滤操作可从沉淀池中得到碳酸氢钠,故答案为:过滤;
(2)检验晶体中是否有氯离子,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该晶体中含有氯离子,故答案为: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该晶体中含有氯离子;
(3)因相同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故向沉淀池中先通入足量NH3,后通入CO2,析出NaHCO3晶体而不是Na2CO3晶体,故答案为:相同温度下,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侯德榜制碱法,也叫联合制碱法,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图:
(1)向沉淀池中通入CO2和氨气时,应先通入______.原因是______.
(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煅烧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是______.
(3)向母液中通氨气并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的副产品是______,通入氨气的作用是______(填选项)
A.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4)为提高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主要是设计了__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物质X是______.从沉淀池中分离沉淀的操作是______.
(5)CO2是制碱工业的重要原料,侯德耪制碱法和氨碱法中CO2的来源有何不同______.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可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产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已知样品质量为ag,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时称重为bg,则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应该先通氨气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NH3;因为CO2溶解度小,而NH3易溶于水,先通入NH3有利于后面CO2的吸收;
(2)氨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方程式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
煅烧炉中碳酸氢钠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故答案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
(3)根据NH3+H2O+CO2+NaCl═NH4Cl+NaHCO3↓及流程图知,母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入的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有利于析出氯化铵,所以选项A正确;
通入氨气使溶液碱性增强,使碳酸氢钠转换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钠,可以提高氯化铵的纯度所以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NH4Cl;AC;
(4)循环Ⅰ是将未反应的氯化钠返回沉淀池中,煅烧碳酸氢钠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循环利用,所以X是CO2,从固液混合物中分离出固体的方法为过滤,
故答案为:Ⅰ;CO2;过滤;
(5)侯德耪制碱法:以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来自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氨碱法: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两者CO2的来源不同,
故答案为:前者CO2是由合成氨厂提供,后者CO2是由碳酸钙分解得到;
(6)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2NaHCO3 Na2CO3+H2O+CO2↑ 固体减少的质量
168 106 18 44 62
(a-x)g (a-b)g
列比例式:=
解得X=
,所以纯碱的质量分数为:
×100%,
故答案为:×100%;
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B除杂质(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B的化学式.
A______ B______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______、沉淀、____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烘干.
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______.
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______.
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滤液D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______.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______.(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沉淀剂A源于石灰窑,说明其是生石灰或熟石灰;粗盐中的镁离子和钙离子一般用碳酸钠除去,故答案为:Ca(OH)2或CaO;Na2CO3;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整个操作过程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烘干几步,故答案为:溶解;过滤;蒸发;过滤;
3)纯碱生产中碳酸化时,会看到溶液中析出晶体,这是由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答案为:有晶体析出(或出现浑浊);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4)根据操作过程,氨化后通入二氧化碳的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NH3+NaCl=NaHCO3+NH4Cl,最终得到NH4Cl还有碳酸氢钠等,碳酸氢钠溶解度很小而结晶,故酸化后滤液的主要成分是NH4Cl;检验其中的氯离子时,要经过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故答案为:NH4Cl;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5)滤液中主要含有的是氯化铵,其和石灰水反应时:NH4++OH-NH3↑+H2O;由于滤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故此加石灰水前先加热,是为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故答案为:NH4++OH-
NH3↑+H2O;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
6)假设加热前纯碱的质量为m1,加热后的质量为m2,则加热损失的质量为:m1-m2,则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84(m1-m2)/31,故纯碱中含有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如图是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饱和食盐水A和食盐饱和溶液
悬浊液
晶体
纯碱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氨气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依据侯德榜制碱的原理: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析出碳酸氢钠,加热反应制备纯碱,所以气体A为氨气,B为二氧化碳,故A正确;
B.侯氏制碱法利用的是碳酸氢钠溶解度比碳酸钠在同温下小的差异,在氨化饱和的氯化钠溶液里通足量CO2气体得到碳酸氢钠沉淀,故B正确;
C.第Ⅲ步操作是过滤操操作,通过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所以需要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C正确;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碳酸氢钠直接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固体,故D错误;
故选D.
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如用于硬水软化、洗涤剂生产、食品加工、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玻璃制造等领域.工业上以食盐、氨气(主要由合成氨厂提供)和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其流程如下:
(1)盐水精制的过程是除去溶液中各种杂质的过程.为将盐水中含有的Ca2+、Mg2+等沉淀,可以向其中加入过量纯碱.此时将混合液中不溶物除去的方法是______,该操作中所用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等,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__,溶液中多余的纯碱可以加______试剂来除去.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盐水精制的过程是除去溶液中各种杂质的过程.为将盐水中含有的Ca2+、Mg2+等沉淀,可以向其中加入过量纯碱.此时将混合液中不溶物除去的方法是过滤,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及漏斗,在滤液中加入盐酸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除去碳酸钠;
故答案为:过滤;漏斗、玻璃棒;盐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