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 共159题
工业上以粗食盐(含有少量Ca2+、Mg2+杂质)、氨、石灰石等为原料,可以制备Na2CO3.其过程如图1所示.
请回答:
(1)在处理粗盐水的过程中,可加入石灰乳和纯碱作为沉淀剂,则所得滤渣的成分除过量的沉淀剂外还有______.
(2)将CaO投入含有大量的NH4Cl的母液中,能生成可循环使用的N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向饱和食盐水中首先通入的气体是______,过程Ⅲ中生成NaHCO3晶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碳酸钠晶体失水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2:
Na2CO3•H2O (s) 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产品纯碱中常含有NaCl.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则该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6)熔融Na2CO3可作甲烷--空气燃料电池的电解质,该电池负极的反应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CaCO3、Mg(OH)2
2NH4Cl+CaO=CaCl2+2NH3↑+H2O
NH3
NH3+H2O+CO2+NaCl=NaHCO3↓+NH4Cl
Na2CO3•H2O(s)=Na2CO3(s)+H2O(g)△H=+58.73kJ•mol-1
CH4-8e-+4CO32-=5CO2+2H2O
解析
解:(1)钙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Ca2++CO32-=CaCO3↓,镁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沉淀,Mg2++2OH-=Mg(OH)2↓,
故答案为:CaCO3、Mg(OH)2;
(2)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发生的反应有H2O+CaO=Ca(OH)2、Ca(OH)2+2NH4Cl=2NH3↑+2H2O+CaCl2,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氨气,其中氨气可再利用;
故答案为:2NH4Cl+CaO=CaCl2+2NH3↑+H2O;
(3)因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向饱和食盐水中首先通入氨气体,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利用浓碳酸氢铵溶液与氯化钠固体发生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NH3;NH3+H2O+CO2+NaCl=NaHCO3↓+NH4Cl;
(4)根据碳酸钠晶体失水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H=+532.36 kJ•mol-1
①,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H=+473.63 kJ•mol-1②,由①-②得Na2CO3•H2O(s)=Na2CO3(s)+H2O(g)△H=+58.73 kJ•mol-1,
故答案为:Na2CO3•H2O(s)=Na2CO3(s)+H2O(g)△H=+58.73 kJ•mol-1;
(5)产品纯碱中常含有NaCl,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得b g固体为NaCl,设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1 2
X 2x
混合物质量:117x+a-106X=b,X=mol,该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100%,
故答案为:;
(6)甲烷--空气燃料电池,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总反应为CH4+2O2=CO2+2H2O,熔融Na2CO3作甲烷--空气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燃料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为O2+4e-+2CO2=2CO32-,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甲烷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4-8e-+4CO32-=5CO2+2H2O,
故答案为:CH4-8e-+4CO32-=5CO2+2H2O;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其实验流程如图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溶液中含SO42-等杂质,不能用于除去SO42-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a.Ba(OH)2 b.Ba(NO3)2 c.BaCl2 d.Na2CO3
(2)实验制备碳酸氢钠用到图乙装置:
①实验装置中各接口的连接是d接______,e接______,c接f.实验过程中先通入氨气的原因______.
②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H4+,检验NH4+的方法是______.
③瓶g内的溶液是______.
(3)由碳酸氢钠制备纯碱的过程中用到的主要仪器除酒精灯、泥三角、三脚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
(4)用图丙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
①Cl2从______(填“A”或“B”)放出,检验Cl2所用试剂(用品)______.
②经过长时间电解后,向电解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并未变红色,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bd
b
a
氨气溶解度大,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
加入强碱反应,加热能够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液变蓝的刺激性气体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坩埚、坩埚钳
B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电解生成的氯气会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导致电解最终产物仅是次氯酸钠和氢气,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故溶液不变红色
解析
解:(1)除去硫酸根又不引入新离子的试剂是加过量Ba(OH)2或氯化钡,反应实质为:Ba2++SO42-=BaSO4↓,
过量的钡离子用硫酸根除,过量的氢氧根用盐酸中和,不能够用硝酸钡,因硝酸根离子无法去除,硫酸根和碳酸钠不反应,所以bd符合要求,
故选bd;
(2)①d为导出产生的二氧化碳,e为导出产生的氨气,因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所以d接b,e接a,因氨气溶解度大,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所以实验过程中先通入氨气,
故答案为:b;a;氨气溶解度大,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
②检验NH4+的方法是加入强碱反应、加热能够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气体,该气体是氨气,从而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故答案为:加入强碱反应,加热能够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液变蓝的刺激性气体;
③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过洗气可除掉,所以瓶g内的溶液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灼烧一般要在坩埚进行,同时需要的仪器还有坩埚钳、泥三角、三脚架等,
故答案为:坩埚、坩埚钳;
(4)①A极是阴极,电极B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Cl2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Cl2+2I-=I2+2Cl-,碘单质遇淀粉变蓝,
故答案为:B;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②电解生成的氯气会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导致电解最终产物仅是次氯酸钠和氢气,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故溶液不变红色,
故答案为:电解生成的氯气会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导致电解最终产物仅是次氯酸钠和氢气,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故溶液不变红色.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此反应说明该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故A正确;
B、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纯碱是碳酸钠,故B正确;
C、析出碳酸氢钠,说明剩余的溶液为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故C错误;
D、生成的氯化铵属于氮肥,故D正确;
故选C.
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提出的“侯氏制碱法”大大推进了纯碱工业的发展,他的贡献之一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一种盐,然后在此盐溶液中加入细的食盐粉末,原始原料有浓氨水、二氧化碳、氯化钠,由“由于大部分酸式碳酸盐不稳定,加热后容易转化为正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可制得纯碱”,最终产物是纯碱,
另外在得到碳酸氢钠的现时还得到一种副产物氯化铵,副产品氯化铵是一种氮肥,可再利用,不是污染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侯氏制碱法没有找到了新型高效催化剂,也未充分利用能量,与提高纯碱产品的纯度无关,
故选D.
某校课外小组模拟工业制备纯碱并测定纯碱的纯度,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1)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CO2,由碳酸氢钠制备纯碱的过程中用到的主要仪器除酒精灯、泥三角、三脚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
(2)甲组同学利用图1装置制备碳酸氢钠:
①图中装置的连接方法为a接______,b接______,f接c.
②装置D中试剂瓶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③实验中要求通入的NH3过量之后再通入CO2气体,检验通入的NH3已过量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3)已知实验中得到的Na2CO3中常含有少量NaCl.乙组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来测定Na2CO3的含量.
①检验装置F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静置,若______,说明装置不漏气.
②装置E中的试剂______,装置G的作用______.
③以上实验装置存在明显缺陷,该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该缺陷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碳酸氢钠制备纯碱的过程中,需要将混合固体放在坩埚中加热,所以用到的主要仪器除酒精灯、泥三角、三脚架、玻璃棒外,还缺少坩埚和坩埚钳,
故答案为:坩埚、坩埚钳;
(2)①操作过程,向氨化后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氨气极易溶于水,应该将D中通氨气导管末端刚刚接触液面,所以
a接d、b接e、f接c,
故答案为:d;e;
②向氨化后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NH4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故答案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③检验氨气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有白烟生成,氨气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试纸变蓝,所以该实验中检验方法为: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管口f,若有白烟生成,说明氨气过量(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进管口f,若试纸变蓝,说明氨气过量),
故答案为: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管口f,若有白烟生成,说明氨气过量(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进管口f,若试纸变蓝,说明氨气过量);
(3)①检验装置F气密性的方法为: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漏斗中与试剂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证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故答案为:液面不下降;
②实验装置中会残留部分二氧化碳,影响H中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需要通入空气将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H中被吸收,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应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影响二氧化碳的测定;从装置F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有水,影响测定结果,需要用装置G干燥二氧化碳,减小测定误差,
故答案为:NaOH溶液;干燥CO2;
③装置H直接与空气相连,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装置H吸收,导致H装置的称量质量增大,测定的Na2CO3的含量将偏高,所以该装置的缺陷是装置H后缺少盛有碱石灰的干燥装置,
故答案为:装置H后缺少盛有碱石灰的干燥装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