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E是固态单质,六种物质中均含有构成E的元素。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Na2SO3;B:H2SO4;C:SO2;D:H2S;E:S;F:SO3(2) ①SO2+2NaOH==Na2SO3+H2O;④Cu+2H2SO4(浓)CuSO4+SO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据此判断:

(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______。(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________。

(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________,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A、B

(2)非金属  ;A+B→乙+C,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归中律)可知乙元素在A、B两种化合物中一定有一种是负化合价,所以乙是非金属

(3)S ;H2S(或N2 ;NH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最轻的气体,B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甲与其气态氢化物乙能够化合形成盐丙;D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

(1)已知相关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变化

①丁与乙和水反应生成戊和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由物质己电解得到单质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0.1mol/L的丙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为使丙溶液中由丙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的水溶液至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E及其化合物有以下变化

写出单质E与化合物Z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X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由A、B、C、D、E5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18电子的分子,该分子的分子式为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3)C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之一是一种无色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红棕色,在一定条件下,2L的该无色气体与0.5 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C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

;溶液的pH值等于7

(2)

(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A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B是某纯净物或其溶液,二者之间的反应可表示为:A+B→C +D(若生成物有三种且有水时,水被略去)。

(1)若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剧烈发生,C、D中有一种物质的溶液能腐蚀玻璃,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若A、C、D均含有氧元素,且这三种物质混合后能形成一种新物质E,B与E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盐F,则F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F中阴、阳离子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固体,B为碱溶液,C与D在酸性条件下又能转化为A,则A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B、C均为固体,D为气体。写出两个满足此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F2+2H2O=4HF+O2(2)离子键、共价键;16:5

(3)3S+6OH-=2S2- + SO32-+3H2O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A,A溶于水得B,B和I2反应得C和D,C和Na2S反应得含硫化合物E,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物质的分子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E________。

(2)E和A、B、C中某种物质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SO2;B:H2SO3;C:H2SO4;D:Na2SO4;E:H2S

(2)2H2S+SO2=3S+2H2O

下一知识点 : 二氧化硫的制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单质硫的制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