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甲为"全球海底石油和锰结核分布图",图乙为"海底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世界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图甲中字母A处的________湾、B处的________海、C处的________湾和加勒比海的帕里亚湾和委内瑞拉湾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区。我国海底油气资源以E处________海开发成效最为显著。

(2)锰结核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乙中字母____所示的____________区域。

(3)近年来,世界主要渔场的鱼获量逐渐下降,请简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波斯;北;墨西哥;渤

(2)C;海底洋盆

(3)原因:滥捕导致资源衰竭;污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对策:合理捕捞;保护海洋环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洋流和____________洋流。图中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______________渔场。

(2)比较丙丁两点盐度的大小:丁地__________丙地。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丙地区赤潮频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北海道渔场

(2)大于;丁地常年处于副高控制下,蒸发旺盛盐度高;丙地处于沿海,受入海径流影响盐度低。

(3)从自然因素来看,丙海区纬度位置较低,海水温度较高;近陆,珠江河口,水浅,海流速度小,水体交换慢;从社会经济因素看,地处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达,沿海工业生产排放量大;该地农业生产也较发达,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最后也通过珠江汇流人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

据报道,日本遭受特大地震和海啸袭击,并引发了福岛核电站爆炸、泄漏事故。2011 年4 月初,日本向海中排放大量核废水。此举引起日本民众及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

材料二: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位置示意图

根据材料一、二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向福岛核电站附近的海域排放核废水,试分析北海道渔场与中国舟山渔场所受的影响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此次向海中排放核废水不仅危害海洋生物,还通过什么途径损害人类健康安全?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日本排放核废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北海道渔场受其影响更大。

原因:福岛核电站排放核废水主要通过洋流影响渔场;日本暖流自南向北流,舟山渔场位于福岛核电站西南面,而北海道渔场受位于福岛核电站北面(日本暖流从舟山渔场流经福岛核电站海域后再流向北海道渔场),因此核废水不易到达舟山渔场; 北海道渔场离福岛核电站更近(舟山渔场离福岛核电站更远)。

(2)途径:食物链。措施:加强对核废水排放的监控;加强对来自污染海域水产品的核污染检测;禁止销售受核污染的水产品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2001-2010年我国海域赤潮时间分布图,回答问题。 

 

(1)2010年我国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累计面积最大的月份是_________,其重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往年平均值相比,2010年各月份赤潮发生次数和累计面积较_________(高或低)。

(3)人类活动与赤潮有什么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5 月;雨季尚未到达,日照量增大,水温上升

(2)低

(3)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人海洋,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沿海开发程度的增高和海水养殖业的扩大,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加 大了赤潮的发生频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及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沿海赤潮发生次数从20世纪____年代开始快速增长。

(2)从各海域分布看,____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多,____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少。

(3)下图为赤潮形成的主要环境条件示意图。据图分析我国南方海域赤潮比北方海域严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苏省海岸线较长,且较为平直,其海岸类型主要属于___________,从成因看属于___________作

    用形成的。在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中,这类海岸适合发展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80

(2)南;黄

(3)南方海域纬度较低,水温较高;南方沿海地区工农业发达,废水排放量大。

(4)淤泥质海岸;堆积;滩涂养殖、晒盐风电场、旅游等(任答1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环渤海海域海冰范围迅速扩大,最大海冰覆盖范围曾达渤海面积的45%。渤海海域罕见海冰已对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二:

渤海二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图甲)。

材料三:

2010年1月27日海水分布图(图乙)。

(1)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监测发现,今年渤海海冰面积比正常年份大,其具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因海冰覆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海洋资源利用方式所受影响较大。

(3)近年来渤海海域海平面上升较快,其造成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从南向北递减,由近海向外海递增;纬度和洋流(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冷锋活动频繁(或亚洲高压势力强,冷空气的活动频繁),温度偏低;海洋运输;海洋水产养殖与

    捕捞

(3)淹没沿海低地;影响港口功能的正常发挥;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的威胁;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

    变坏,水位上升等(任答3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A港口附近海域面临的主要海洋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说明阴影区域B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请你为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石油污染,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流失;大型和超大型油轮事故。

(2)荒漠化,合理规定载畜量;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构筑防护体系;退耕还林还

    草(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问的关系);多途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答对四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至2006年,已经发现世界海洋中共有200个“死亡地带”,及海洋中由于污染而威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生存的区域。联合国于2006年10月1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死亡地带”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了34%。联合国一位官员说:“这些地带正在对渔业资源以及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构成重大威胁。”完成下列要求。

(1)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油轮石油泄漏;远洋运输、捕捞等排出的生活污水:某些公司倾倒的工业废弃物。(答对两项即可)

(2)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远洋航线沿线和渔业资源丰富海域(渔场)。防治措施:进行国际合作,制订国际公海海域相关法规,加强国际公海海域的环境管理;防止油轮泄漏,控制向国际公海海域排放各类废弃物。(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6月4日蓬莱19-3油田发生了重大溢油事故。图13为蓬 莱19-3油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次溢油事故发生初期,河北、辽宁沿海地带受溢油污染相对较重,其成因主 要有__▲__。

(2)溢油污染产生的危害是__▲__,治理措施有__▲__。

正确答案

10分)

(1)盛行偏南风;洋流(2分)

(2)破坏海洋生态;污染海洋环境;损害人体健康;海洋渔业减产;沿海旅游业受损(5分)

收集;围拦;分散;沉降;燃烧;吸附;加强污染源控制;依法规范开发者行为(3分)

(1)本题考查海洋污染的扩散。根据溢油事故发生时间为6月4日,为夏季,盛行偏南风,污染物随着风向和洋流向北扩散到河北和辽宁沿海地区。

(2)本题考查石油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措施。溢油污染产生的危害是破坏海洋生态;污染海洋环境;损害人体健康;海洋渔业减产;沿海旅游业受损。治理措施有收集;围拦;分散;沉降;燃烧;吸附;加强污染源控制;依法规范开发者行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地理   A.【选修2——海洋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研究发现:南太平洋海域不同地点的海平面气压会像跷跷板一样地摆动震荡,因它发生在南半球而称为“南方震荡”。将南方震荡指数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作比较,发现相关性非常高,如图9所示。

(1)说出南方震荡指数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关系。(6分)

(2)当南方震荡指数低于-1时,分析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及其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气候的影响。(9分)

正确答案

(1)南方震荡指数为负值时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3分),南方震荡指数为正值

时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3分)。

(2)当南方震荡指数低于一1时,太平洋东部的温度升高,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异减小,

相应的沃克环流就会减弱(3分)..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3分);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原来的湿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3分)。

本题考查海洋地理。

(1)结合图示反映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距平值和南方震荡指数呈反比,即当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距平值高时,即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南方震荡指数为负值;当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距平值低时,即出现拉尼娜现象时,南方震荡指数为正值。

(2)但南方震荡指数低于-1,即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距平值为正值,即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借鉴厄尔尼诺现象对沃克环流的影响及对太平洋东西部气候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渤海湾污染状况图,回答问题。

(1)渤海湾的环境问题不仅包括海洋污染,还包括生态破坏,其人为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渤海湾周围的工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分析导致渤海湾污染较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甚至使某些海洋生物濒临灭绝有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论证,破坏了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

(2)①渤海湾地区工农业发达,周围邻近我国的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基地,人口稠密,有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渤海湾;②渤海湾沿岸有许多港口和海岸工程设施,进出的船舶和海上石油生产产生大量废油,造成海洋的油类污染;③从自然条件来看,渤海湾海域相对比较封闭,不利于污染物与外海交换来充分自净。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渤海是目前我国海洋污染最严重的海区之一,最近几十年,渤海受污染的海域总面1积持续增加。阅读图12“2007年渤海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渤海西部MN之间地带主要是哪种类型海岸?指出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

(2)简要分析该海域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治理污染的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

(1)类型:淤泥质海岸

方向:发展滩涂养殖和盐业等

(2)渤海是半封闭的内海,海湾水体流动较慢,自净能为较低;

环渤海沿岸地区工农业较发达,人口城市密集,大量的陆源污染物直接排入渤海 

措施:加强法制管理加强污染源的控制禁正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加大污水达标排放处理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起火,约36小时后沉没,其底部油井自24日起漏油不止。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终于在7月15日使海底漏油现象得到控制。这次事故对相关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成为最大的生态灾难之一。

结合上图,分析回答本次石油泄漏所带来的危害和海底漏油现象难以控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等。(答出4点即可)深海勘探开发环境复杂,加之油压和海水压力都很大,操作处理困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 图为“地中海周边地区略图”,  读回答问题

(1)  地中海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海域之一,简要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山脉A 的名称是_________ ,其对温带海洋气候形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 。

(3 ) 运河B 是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捷径,但从波斯湾运输石油到西欧的船只却多数绕道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航线,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①  沿岸国家多,排入的生产、生活废弃物多;②  过往船舶多,石油污染严重;③  地中海海域较封闭(海水净化能力较弱)

(2)阿尔卑斯山  ;东西走向利于西风深入

(3)  巨型油轮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