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 共536题
公民张某于2000年4月完成了一项“水变油”的方法发明,5月利用A企业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和测试,并向A企业支付了100万元的测试费用。在测试过程中,A企业的职工王某窃取了张某的技术秘密后,于2000年6月将该技术秘密转让给李某,李某不知道王某的技术秘密系窃取所得,并向王某支付了200万元的转让费。张某得知李某使用自己的技术秘密后,要求李某向其支付合理的使用费、承担保密义务,李某向张某支付使用费后,张某要求李某停止使用该技术秘密。
2001年12月,张某将该项技术的专利申请权以3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甲公司,2002年1月1日甲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发明专利的书面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经初步审查认为该方法发明符合《专利法》的规定要求,于2003年7月1日即行公布。2004年10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甲公司的请求,对该方法发明进行实质审查后,于2005年 1月1日作出授予甲公司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并于同日予以登记和公告。
2005年4月,甲公司对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分别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以下情况:
(1)乙公司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多次使用甲公司的该项方法发明。2004年12月15日甲公司得知后要求乙公司支付使用费时,遭到乙公司的拒绝。
(2)2005年4月1日,甲公司得知丙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于2005年2月1日在与某公司的买卖合同中使用甲公司的专利号,非法获利20万元。
(3)丁公司在2002年1月1日前已经使用相同的方法,甲公司于2005年1月1日取得发明专利权后,丁公司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该方法。
2005年6月1日,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丙公司的侵权行为成立。丙公司于2005年6月 10日向甲公司支付了赔偿金20万元。
2005年8月1日,甲公司的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于是丙公司向甲公司要求退还20万元的专利侵权赔偿金。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张某的发明是否属于A企业的职务发明并说明理由。
(2)张某要求李某停止使用该技术秘密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3)甲公司的发明专利权自何日起生效其20年的保护期限从何日起计算
(4)指出甲公司对乙公司提起诉讼的具体诉讼时效期间,并说明理由。
(5)指出甲公司对丙公司提起诉讼的具体诉讼时效期间,并说明理由。
(6)丙公司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的违法行为丙公司及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何种刑事责任
(7)在甲公司对丙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在甲公司还是丙公司并说明理由。
(8)丁公司的行为是否属于专利侵权并说明理由。
(9)丙公司向甲公司要求退还20万元的专利侵权赔偿金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张某的发明不属于A企业的职务发明。根据规定,在技术成果完成后利用法人的物质技术条件进行验证、测试的,不属于职务技术成果。在本题中,张某完成发明后利用 A企业的物质技术条件进行验证和测试,不属于职务技术成果。
(2)张某要求李某停止使用该技术秘密的主张不成立。根据规定,侵害他人技术秘密的技术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善意取得该技术秘密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在其取得时的范围内继续使用该技术秘密,但应当向权利人支付合理的使用费并承担保密义务。
(3)甲公司的发明专利权自2005年1月1日起生效,其20年的保护期限自2002年1月 1日起计算。
(4)甲公司对乙公司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005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根据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2003年7月1日―2005年1月1日)使用该发明未支付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2005年1月1日)起计算。
(5)甲公司对丙公司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005年4月1日―2007年4月1日。根据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丙公司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假冒他人专利的违法行为,应当以假冒专利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7)举证责任在丙公司。根据规定,方法发明专利权被侵权后,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在被告一方。
(8)丁公司不属于专利侵权。根据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9)丙公司的主张不成立。根据规定,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经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裁定,不具有溯及力。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属于非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统计的有( )。
A.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能源
B.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的能源
C.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
D.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
E.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以下关于监测实验室间协作试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协作试验的实验室要选择在地区和技术上有代表性,并具备参加协作试验的基本条件
B.参加协作试验的实验室应指定具有高级技术水平及其以上的分析人员参加工作
C.同一名分析人员至少要在两个不同的时间进行同一样品的重复分析。一次平行测定的平行样数目不得少于2个。每个实验室对每种含量的样品的总测定次数不应少于6次
D.样品基体应有代表性,在整个试验期间均匀稳定,一般至少要包括高、中、低三种浓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参加协作试验的实验室应指定具有中等技术水平及其以上的分析人员参加工作,分析人员应对被估价的方法具有实际经验。本题考点为质量控制方法。
测定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抗滑摩擦系数,应优先采用( )。
A.摆式仪法
B.制动距离法
C.摩擦系数测试车法
D.铺砂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参考《路基路面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相关内容或下表,测定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抗滑摩擦系数,应优先采用摩擦系数测试车法。故选C项。
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目的是检查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
A.医学专业学历
B.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
C.从事医学专业教学、科研的资格
D.开办医疗机构的条件
E.从事医学实践必须的基本专业知识与能力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
[说明]
某公司承接了一个银行业务系统的软件开发项目,质量要求非常高。项目经理小赵制定了项目的整体计划,将项目划分为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四个阶段。他将测试阶段预留了大量的时间,以便开展充分的测试工作。
需求分析完成后,项目组编写了《需求分析报告》。项目经理小赵召集部分骨干人员召开评审会,对需求文件进行了评审。为了尽快进入下一阶段工作,评审会从早上9点一直开到晚上9点,终于把全部文件都审完了。评审组找到了几处小问题,并当场进行了修改,项目经理宣布可以进入设计阶段了。
设计人员根据需求文件编写了《设计说明书》,并提交给小赵。小赵对设计文件仔细审阅后,便安排程序员开始编程。
编程结束后,进入了测试阶段。第一轮测试,发现了70个缺陷。项目组对发现的缺陷进行了修复,又重新提交了测试。第二轮又发现了100多个缺陷。就这样反复修改和测试,直到第6轮,发现了33个缺陷。各轮发现的缺陷数如下: 这时,小赵终于松了一口气,由于第六轮只剩下33个缺陷,他觉得测试工作应该很快就会结束了。
1.请分析此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制定质量保证计划。
2.应安排独立于项目组的质量保证人员负责质量保证工作。
3.对软件开发的过程实施质量审计。
4.注重对需求和设计等开发过程文件的技术评审工作。
5.注重测试工作,应安排相对独立的测试人员。
6.对发现的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确保软件质量。
解析
本问题的回答应问题1中发现的问题,阐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措施。
公民张某于2000年4月完成了一项“水变油”的方法发明,5月利用A企业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和测试,并向A企业支付了100万元的测试费用。在测试过程中,A企业的职工王某窃取了张某的技术秘密后,于2000年6月将该技术秘密转让给李某,李某不知道王某的技术秘密系窃取所得,并向王某支付了200万元的转让费。张某得知李某使用自己的技术秘密后,要求李某向其支付合理的使用费、承担保密义务,李某向张某支付使用费后,张某要求李某停止使用该技术秘密。2001年12月,张某将该项技术的专利申请权以3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甲公司,2002年1月1日,甲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发明专利的书面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经初步审查认为该方法发明符合专利法的规定要求,于2003年7月1日即行公布。2004年10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甲公司的请求,对该方法发明进行实质审查后,于2005年1月1日作出授予甲公司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并于同日予以登记和公告。2005年4月,甲公司对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分别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以下情况:(1)乙公司于2004一年1月1日开始,多次使用甲公司的该项方法发明。2004年12月15日甲公司得知后要求乙公司支付使用费时,遭到乙公司的拒绝。(2)2005年4月1日,甲公司得知丙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于2005年2月1日在与某公司的买卖合同中使用甲公司的专利号,非法获利20万元。(3)丁公司在2002年1月1日前已经使用相同的方法,甲公司于2005年1月1日取得发明专利权后,丁公司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该方法。2005年6月1日,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丙公司的侵权行为成立。丙公司于2005年6月10日向甲公司支付了赔偿金20万元。2005年8月1日,甲公司的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于是丙公司向甲公司要求退还20万元的专利侵权赔偿金。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以下问题:(1)张某的发明是否属于A企业的职务发明并说明理由。(2)张某要求李某停止使用该技术秘密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3)甲公司的发明专利权自何日起生效其20年的保护期限从何日起计算(4)指出甲公司对乙公司提起诉讼的具体诉讼时效期间,并说明理由。(5)指出甲公司对丙公司提起诉讼的具体诉讼时效期间,并说明理由。(6)丙公司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的违法行为丙公司及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何种刑事责任(7)在甲公司对丙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在甲公司还是丙公司并说明理由。(8)丁公司的行为是否属于专利侵权并说明理由。(9)丙公司向甲公司要求退还20万元的专利侵权赔偿金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张某的发明不属于A企业的职务发明。根据规定,在技术成果完成后利用法人的物质技术条件进行验证、测试的,不属于职务技术成果。在本题中,张某完成发明后利用A企业的物质技术条件进行验证和测试,不属于职务技术成果。(2)张某要求李某停止使用该技术秘密的主张不成立。根据规定,侵害他人技术秘密的技术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善意取得该技术秘密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在其取得时的范围内继续使用该技术秘密,但应当向权利人支付合理的使用费并承担保密义务。(3)甲公司的发明专利权自2005年1月1日起生效,其20年的保护期限自2002年1月1日起计算。(4)甲公司对乙公司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005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根据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2003年7月1日--2005年1月1日)使用该发明未支付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2005年1月1日)起计算。(5)甲公司对丙公司的诉讼时效期问为2005年4月1日--2007年4月1日。根据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丙公司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假冒他人专利的违法行为,应当以假冒专利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7)举证责任在丙公司。根据规定,方法发明专利权被侵权后,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在被告一方。(8)丁公司不属于专利侵权。根据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9)丙公司的主张不成立。根据规定,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经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裁定,不具有溯及力。
解析
暂无解析
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考虑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实质性程序的下列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
A.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B.实质性分析程序从技术特征上讲仍然是分析程序,主要是通过研究数据间关系评价信息,只是将该技术方法用作实质性程序,即用以识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及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C.细节测试适用于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的测试,尤其是对存在或发生、计价认定的测试;对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可预期关系的大量交易,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D.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有针对性的细节测试,针对完整性认定设计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选择包含在财务报表金额中的项目,并获取相关审计证据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在选项D中,注册会汁师选择包含在财务报表金额中的项目是针对存在或发生认定进行的测试,而不是针对完整性认定进行的测试。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______。
A.把关功能
B.预防功能
C.鉴别功能
D.报告功能
正确答案
C
解析
鉴别功能是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对现有污染源进行调查时,无论是点源还是非点源,最恰当搜集资料的方式是( )。
A.均以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为主
B.以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为主,搜集现有资料为辅
C.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进行实测
D.只依据现有资料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