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2A(g)+B(g)⇌3C(g)+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A)=0.5mol/(L•s)

Bυ(B)=0.3mol/(L•s)

Cυ(C)=0.8mol/(L•s)

Dυ(D)=1mol/(L•s)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

A、υ(A)=0.5mol/(L•s);

B、υ(B)=0.3mol/(L•s),所以υ(A)=0.6mol/(L•s);

C、υ(C)=0.8mol/(L•s),所以υ(A)=mol/(L•s);

D、υ(D)=1mol/(L•s),所以υ(A)=0.5mol/(L•s);

所以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B.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称取三份锌粉,分别盛于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下列要求另加物质后,塞上塞子,定时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甲加入50mL pH=3的盐酸,乙加入50mL pH=3的醋酸,丙加入50mL pH=3的醋酸及少量胆矾粉末.若反应终了,生成氢气的体积一样多,且没有剩余的锌.请用“>”“=”或“<”回答下列各题.

(1)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为______

(2)三支试管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______

(3)反应终了,所需时间为______

(4)在反应过程中,乙、丙速率不同的理由是(简要说明)______

正确答案

甲=乙=丙

甲=乙<丙

甲>乙>丙

因丙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解析

解:(1)开始时pH均为3,则开始时氢离子浓度相同,所以开始的反应速率相同,即甲=乙=丙,

故答案为:甲=乙=丙;

(2)醋酸为弱酸,等pH时,醋酸的浓度大,生成氢气的体积一样多,且没有剩余的锌,则反应中Zn不足,消耗的Zn为甲=乙,但丙中Zn参与置换Cu的反应,消耗的Zn多,即消耗锌为甲=乙<丙,

故答案为:甲=乙<丙;

(3)丙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最快,乙中醋酸继续电离生成氢离子,浓度大,反应速率比甲快,反应速率快,用时间少,则所需时间为甲>乙>丙,

故答案为:甲>乙>丙;

(4)丙中进入了少量胆矾粉末,则锌与铜离子反应生成铜,锌与铜形成了原电池,大大加快了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因丙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B化学反应速率为“1.0mol/(L.s)”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1.0mol/L

C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大小也有方向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可知,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故A正确;

B、化学反应速率为1.0mol/(L.s),是指某1s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值为1mol/L,故B错误;

C、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则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无方向,故C错误;

D、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所以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不一定越明显,如酸碱中和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春•吉安校级期中)把0.4mol X气体和0.6mol 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n Z(g)+6W(g).2min 末已生成0.3mol 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1,计算:

(1)前2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2min末时Y的浓度;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1)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n(X)=△n(W)=×0.3mol=0.2mol,

2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X)===0.05 mol•(L•min)-1

答:前2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min)-1

(2)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n(Y)=△n(W)=×0.3mol=0.25mol,

所以2min内Y的浓度变化量△c(Y)==0.125mol/L,

Y的起始浓度为=0.3mol/L,

所以2min末时Y的浓度为0.3mol/L-0.125mol/L=0.175mol/L,

答:2min末时Y的浓度为0.175mol/L;

(3)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0.05 mol•(L•min)-1:0.05 mol•(L•min)-1=4:n,解得,n=4.

答:n的值是4.

解析

解:(1)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n(X)=△n(W)=×0.3mol=0.2mol,

2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X)===0.05 mol•(L•min)-1

答:前2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min)-1

(2)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n(Y)=△n(W)=×0.3mol=0.25mol,

所以2min内Y的浓度变化量△c(Y)==0.125mol/L,

Y的起始浓度为=0.3mol/L,

所以2min末时Y的浓度为0.3mol/L-0.125mol/L=0.175mol/L,

答:2min末时Y的浓度为0.175mol/L;

(3)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0.05 mol•(L•min)-1:0.05 mol•(L•min)-1=4:n,解得,n=4.

答:n的值是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1

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

C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1

D2 min内,v(B)和v(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物质A是固体,浓度不变,不能用A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故A错误;

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B):v(C):v(D)=3:2:1,故B正确;

C.2min末的反应速率为即时速率,用B表示速率0.3mol/(L∙min)是2min内的平均速率,故C错误;

D.B是反应物,浓度降低,C是生成物,浓度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