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6月26日,某省2011年首场大学生暑期工招聘会举行。现场提供上千个岗位,3000多名学生进场,最后仅有80多人与单位达成意向。主要原因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的多是一线工人或业务员等“蓝领”岗位,不合大学生的“胃口”。这一事实启示我们应

[ ]

A树立自主择业观

B树立竞争就业观

C面对现实,先找份工作,不喜欢再跳槽

D转变就业观念,把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青海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有13826人,比2010年增加了1000多人,再创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形势仍非常严峻。我国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和紧迫,这是因为我国

[ ]

①人口总量与劳动力总量大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④就业是民生之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采取了多种渠道、多种措施吸引大学生到村里担任村官,争取达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在政策的号召下,大批的高校毕业生舍弃城市进入农村。这表明,高校毕业生

[ ]

A要走自主创业之路

B要掌握丰富的就业信息

C要掌握求职的知识和技巧

D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不到1%,而美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高达20~23%。假如你是学生的代表,要起草一份与此有关的倡议,下列题目最为恰当的是:

[ ]

A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B转变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C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

D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创造活力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是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近20年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就业增长率却在下降。针对我国就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率大幅度提高的有效措施是

[ ]

①鼓励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注重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

④加快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和紧迫,这是因为 

[ ]

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  

②劳动者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系统不畅通  

④社会劳动生产率比较高,产生了大量的失业工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日,扬州瘦西湖通过招聘船娘的消息引来不少大学生的青睐。这启示高校毕业生应该

[ ]

A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B转变择业观念,灵活选择就业

C树立竞争就业,实现自主就业

D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创造活力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传统就业领域和岗位,大城市、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领域的吸纳能力趋于稳定。“转变就业观念,除了鼓励毕业生援助西部、自主创业外,还要使就业面向广大的民营经济和中小型企业。”材料告诉我们

[ ]

A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问题难以解决

B签订就业合同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

C缺乏劳动技能造成了劳动者就业难

D改变择业观念有助于解决就业难问题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目前,存在着农民工盲目进城,受自身技能限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城市对农民工的限制过多、打工领不到工钱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为此,政府应当

[ ]

①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②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

③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

④加强对农民工的劳动保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突破百万,远远超过2009年的80万大关。最热门职位的竞争率也是三年来首次超过4000:1。面对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形势,很多大学生依旧一路追捧“中国第一考”。这表明要实现就业,劳动者应该

[ ]

①靠政府安排实现就业

②努力追求高薪职位

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④树立职业平等观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新时代的劳动者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