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家庭成员失业→家庭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减少→家庭成员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引发新一轮就业困难。若请你给政府撰写破解这一难题的建议,你的观点应包括

[ ]

①发展经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②改善就业结构、加强职业培训

③加强引导、鼓励劳动者自主择业

④巩固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口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双重矛盾,一方面,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用工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大学生就业难。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矛盾的是

[ ]

A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B提高劳动者薪酬待遇

C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D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正确答案

A,B,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初,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

[ ]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④加强多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国家强调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党和政府之所以高度重视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是因为

[ ]

A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靠政府安排

B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消灭失业,维护社会稳定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年)》提出的“五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五年转移农村劳动力4500万人”的目标。为此,政府必须

[ ]

①积极发展第三产业②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③重视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④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职业的平等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审查合格的报考人数历史性地达到了146万人。尽管公务员招录职位2010年比

2009年增加了1000多个,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未削减,招录比例甚至达到93:1,堪称“百里挑一”。材料告诉我们,个人实现劳动就业应该

[ ]

①将高薪作为重要的择业标准②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年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一方面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另一方面又针对“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难以招满工人的实际,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引导。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有

[ ]

①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②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每当临近春节,随着大量赴沪工作人员回家过年,驻沪企业经常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用工荒”。但今年,“用工荒”竟然比往年提早了近三个月——十月刚过,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就已经陷入了旧人流失、新人难招的尴尬境地,制造行业与服务行业更是首当其冲。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

[ ]

①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②提高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福利保障和待遇

③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4月6日公布的2010年财政工作报告提出,将2009年到期的有关就业扶持政策再延长一年,并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完善,促进解决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支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力度。这主要说明

[ ]

A我国政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B我国劳动者就业观念改变

C我国实施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的方针

D我国劳动者在既定的岗位上成才,应发挥创业精神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与许振超同龄的工人,受教育少,年龄偏大,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下岗再就业的“特困户”,而许振超不但没有下岗,在天津港刻苦钻研而且成为世界一流的“技术专家”。许振超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适应时代的要求,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B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接受高等教育

C每个劳动者只有成为专家型人才,才能实现就业

D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知识分子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正确答案

A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新时代的劳动者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