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的劳动者
- 共3234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高度关心的话题。今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660万人,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每年都有近7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据最新统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出现大幅增长,全国自主创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超过10.9万人,总人数接近去年10倍。
请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高校毕业生创业需要具备哪些客观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你认为应该如何扩大就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劳动者的劳动、资本、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增加就业量的主要途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加强职业培训等。
材料一:十二规划建议指出: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西安调研时说,就业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个人前途。
⑴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就业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个人前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在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的课堂上,同学们畅谈起自己将来对职业的选择:同学甲:我想在大城市工作,因为工作更体面。同学乙:大学毕业后,我想先考公务员,如果不能考上,就去考导游证,当一个导游,因为我的口才很好,这样还可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我想凭靠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⑵请简要评析两位同学的择业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某企业是街道办的集体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大,在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厂长强行让部分职工延长工作时间,每天加班工作,星期天也要照常上班,不让休息。到10月底,部分职工全月累计加班高达120小时,也不发加班工资。
⑶材料三中该厂的做法违反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哪些权利?你认为该厂工人应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⑴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就业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可以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得以不断再生产,有利于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⑵甲同学选择大城市就业无可厚非,但认为其更体面,不符合职业平等观。乙同学通过考试和自身的条件选择职业,体现了自主择业观和竞争就业观;但考虑自身条件时还要看到社会的需要。
⑶该厂的做法违反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休息休假的权利和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可以通过协商、申请调解、投诉、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材料一:某高校组织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注:有些大学生自己不主动,等着父母找工作,失去了就业机会。
材料二: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此季正值本科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时期,某高校就业负责人提醒毕业生:一要调整期望值,不要挑肥拣瘦;二要尽早实习获得工作经验,提高竞争力;三要做多种准备,如考研、备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怎样应对就业挑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材料一反映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2)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①树立自主择业观,自主创业;②树立竞争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实习和备考;③树立职业平等观,先就业后择业;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做多方面准备。
小陈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朋友也给他介绍过几个岗位,但他不是嫌累、嫌地位低、嫌工资少,就是嫌与他所学专业不对口。因此,他一直在家呆着。当前,像小陈一样的大学毕业生,非常多,他们都因“高不成,低不就”而待业在家,成为“啃老族”。
(1)从材料看,像小陈那样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小陈的朋友,请你给小陈提些建议,帮他找到合适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就业观念落后,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②个人素质低,与社会发展不适应
(2)①提高个人自身素质,特别是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②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旧思想、旧习惯, ③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求是》杂志(2010年第7期)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是人口大国,需要就业的人口多。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000万人。在正常增长条件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个左右。大量农民工包括青年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技术工人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却相当紧缺。即使大学生这个整体素质较高的群体,也有相当一部分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就业比较困难。
(1)上述材料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解决就业问题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2)大力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国家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善人才结构。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要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
阅读下列表格和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表一:近5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注: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 000万左右。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2007年~2008年约有250万人没找到工作,估计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表二:我国2008年的人才供需结构对比
表三:对3000名2009年毕业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1)上述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你应如何实现就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表一反映了我国总体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②表二反映了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硕士生及其以上毕业生的供给不足,本科毕业生的供给过多,专科生的供给不足。③表三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
(2)①作为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②坚持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就业培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③在就业过程中,既要考虑自身的需要,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意向。
我国的就业形势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和紧迫。
[ ]
正确答案
×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中心任务。
[ ]
正确答案
×
阅读下图和注,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尼系数的增长趋势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该系数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说明分配平均程度越高,贫富差距越小;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分配平均程度越低,贫富差距越大。
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图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偏大,收入分配存在不公平问题。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②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这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④完善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一:近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化情况
注:中央财政就业资金支出主要使用方向: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支持创业;针对农民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投入等方面。2009年中央财政就业资金支出为预算数据。20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预测数据。
材料二: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各级政府要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创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关于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近年来,城镇失业率逐年提高,就业形势严峻。中央不断加大财政对就业的支持力度,表明财政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提供物质保障。
(2)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央财政加大就业资金支出力度,实施积极就业政策。②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劳动者转变择业观念,提高自身就业能力,采取多种方式就业。
③坚持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④坚持人民群众的观点。就业是民生之本,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工作,维护劳动者切身利益。(若从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