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CH3Cl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只有-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所有卤代烃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A、CH3Cl只含有1个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

B、-CH2-Br,与-CH2Br相连的苯环上的碳原子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与-CH2Cl相连的碳原子是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

D、,与Cl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卤代烃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又能被氧化成醛的物质是(  )

A2-甲基-1-丁醇

B2,2-二甲基-1-丁醇

C2-甲基-2-丁醇

D2,3-二甲基-2-丁醇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CH3CH2CH(CH3)CH2OH 羟基所连碳的相邻碳上连有H,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故A正确;

B.CH3CH2C(CH32CH2OH羟基所连碳的相邻碳上没有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故B错误;

C.CH3CH2C(OH)(CH32中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无氢,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羟基所连碳的相邻碳上连有H,可消去,故C错误;

D.(CH32C(OH)CH(CH32中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无氢,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羟基所连碳的相邻碳上连有H,可消去,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氧化产生醛基的是(  )

A

B(CH33CCH2OH

C

D-CH2OH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与-OH或卤素原子相连的C原子邻位C原子上有H原子,且含有R-CH(R‘)-CH2OH的结构特点的有机物符合要求.

A.能发生催化氧化,但是得到酮类物质,不会生成醛基,可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

B.能发生催化氧化得到醛基,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能发生催化氧化得到醛基,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正确;

D.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催化氧化可生成醛,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为探究乙酸乙酯的水解情况,某同学取大小相同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以下溶液,充分振荡,放在同一水浴加热相同时间,观察到如下现象.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对比试管①和试管③的实验现象,稀H2SO4的作用是______

(3)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试管②中酯层消失的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稀硫酸可以加速酯的水解(或稀硫酸是酯水解反应的催化剂)

乙酸乙酯水解生成的乙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乙酸浓度降低,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比较彻底

解析

解:(1)试管①中乙酸乙酯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故答案为: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2)根据试管①中酯层变薄、试管③中酯层基本不变,说明在稀硫酸作用下加速了酯的水解,稀硫酸起到了催化剂的用,

故答案为:稀硫酸可以加速酯的水解(或稀硫酸是酯水解反应的催化剂);

(3)试管②中酯层消失的原因为:乙酸乙酯水解生成的乙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乙酸浓度降低,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比较彻底,

故答案为:乙酸乙酯水解生成的乙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乙酸浓度降低,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比较彻底.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分别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后,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的有机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

CCH3Cl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分子中与-Cl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

B、分子中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的烯烃只有一种,故B正确;

C、CH3Cl分子中只含有1个C,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

D、分子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烯烃,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臭氧层保护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消去反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