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 共21题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依次经过状态B、C 和D 后再回到状态A. 其中,



(1)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 (选填“A 




(3)若该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为1 mol,气体在A 状态时的体积为10 L,在B 状态时压强为A状态时的

正确答案
(1)C
(2)B→C 25
(3)
解析
(1)A→B的过程,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故A错;B→C的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而体积瞪大,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故B错,C→D的过程等温变化,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变大,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故C对,D→A过程,绝热,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全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将发生变化,故D错。
(2)根据(1)的分析可知B→C为内能减少的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可知:W= Q-△U=20J
(3)等温过程PAVA=PBVB,单位体积的分子数

知识点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1)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和体积V关系的是 。
(2)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kJ的功,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kJ的热量,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 kJ,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的总能量为 kJ。
(3)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kg/



正确答案
(1)B
(2)5;放出;
(3)3×1022
解析
(1)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W+Q=△U,第一阶段W1=24J,△U1=0,所以Q1=-24J,放热;第二阶段W2=0,△U2=-5J,所以Q2=-5J,放热;所以Q= Q1+Q2=29J,放热。△U=-5J,即减少5J。
(3)设空气的摩尔质量为M,在海底和岸上的密度分别为


知识点
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水的摩尔质量与水分子的质量的比就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A正确;液晶具有光学的个向异性,并且对液晶加不同电压时,液晶内部电场强度不同,对不同颜色的光吸收强度就也产生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液晶电视能出现彩色图案的原因,B正确;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主要是有固定的熔点,对于蔗糖受潮后粘在一起,但它仍有固定的熔点,因此它仍是晶体,C错误;理想气体的温度不断升高,体积有可能不断增大,故其压强不一定不断增大,D错误。
知识点
已知油酸的摩尔质量为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如果用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1)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是22.4 L,试估算温度为0℃,压强为2个标准大气压时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目为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液晶具有流动性,光学性质各向异性
B. 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斥力产生的
C.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D. 气球等温膨胀,球内气体一定向外放热
(3)如图所示,在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竖直长管道内,用一可自由移动的活塞A封闭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气体,开始时管道内气体温度都为T0 = 500 K,下部分气体的压强p0=1.25×105 Pa,活塞质量m = 0.25 kg,管道的内径横截面积S =1cm2,现保持管道下部分气体温度不变,上部分气体温度缓慢降至T,最终管道内上部分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
正确答案
(1)
(2)AC
(3)T=281.25K
解析
(1) 
(2)AC
(3)设初状态时两部分气体体积均为V0
对下部分气体,等温变化
P0V0= PV
解得P =1×l05Pa
对上部分气体,初态
末态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解得 T=281.25K
知识点
选考题:请考生在15、16、17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题的一、二题计分。
15.模块3-3试题
(1)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2)如图,一底面积为S、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容器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开口向上,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相同活塞A和B ;在A与B之间、B与容器底面之间分别封有一定量的同样的理想气体,平衡时体积均为V。已知容器内气体温度始终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外界大气压强为
16.模块3-4试题。
(1)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谱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的x坐标为3m.。已知任意振动质点连续2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3分,选3个得4分;每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波速为4m/s
B. 波的频率为1.25Hz
C. x坐标为15m的质点在t=0.2s时恰好位于波谷
D. x的坐标为22m的质点在t=0.2s时恰好位于波峰
E.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17m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
(2)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已知玻璃的全反射临界角r(r<

17.模块3-5试题
(1)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


(2)运动的原子核






正确答案
15.(1)
试题解析:(1)设大气层中气体的质量为m,由大气压强产生,,即:



(2)A与B之间、B与容器底面之间的气体压强分别为








16.(1)BDE;(2)
试题解析:(1)任意振动质点连续2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4s,则




(2)光路图如图所示,沿半径方向射入玻璃砖的光线,即光线①射到MN上时,根据几何知识入射角恰好等于临界角,即恰好在圆心O处发生全反射,光线①左侧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射到MN上的角一定大于临界角,即在MN上发生全反射,不能射出,光线①右侧的光线射到MN上的角小于临界角,可以射出,如图光线③与球面相切,入射角



17.(1)
试题解析:(1)频率最小的光子是从

















(2)反应后由于存在质量亏损,所以反应前后总动能之差等于质量亏损而释放出的能量,故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