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持续迅速发展,对其发展原因归纳最准确的是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对外开放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④国内稳定的政治局势

[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我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开始改变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我国的棉布生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8年10月,l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中国新时期的10大流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和雄起”。其中①处的流行语是对其余九条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概括,它应该是

[ ]

A西部开发

B市场经济

C大国崛起

D改革开放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曾任巴西共产党副主席的阿尔多?雷贝洛指出: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思想和实践不但对中国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对全世界,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那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在

[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