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l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 ]

A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重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8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有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邓小平的这个观点

[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