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地,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出现上述场景的原因之一是

[ ]

A中国实行土地私有化政策

B中国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C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在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的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 ]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99%。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B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