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共14555题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共14555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疯狂的股票投机和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导致奢靡之风盛行,投资风险加剧,但当时(  )

A资本家追加资本扩大再生产

B美国人到海外寻找就业机会

C民众筹备资金防范金融风险

D政府注重保险、救济和社会福利的投入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年10月29日,美国一些开船出海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身无分文的贫民。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通货膨胀

B股票上扬

C股价暴跌

D银行倒闭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l940年》载:“是胡佛政府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让人们有活干;于是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处于财务困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府时,不怕出现最大规模的预算赤字。”l930年5月,胡佛批准了“霍利一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890种商品的关税,1931年底对25个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这说明胡佛政府

A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

B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D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件。“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40%。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美国人强烈反战,制造假结果逃避兵役

B美国人懒于运动,身体条件差

C经济萧条导致营养不良

D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缺乏爱国心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A破坏性大

B波及范围广

C持续时间长

D人民生活困苦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3年《申报月刊》报道: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这篇报道的相关背景不包括()

A中国的内忧外患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

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

D研究马克思主义出现热潮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紧张关系,这主要表现在:

A各国加强对人民的掠夺

B德日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

C各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

D列强不断掠夺殖民地财富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一时期,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宣称“在已婚妇女作为一个阶层的情况下,对她们的工业雇佣是不正常的情况”。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查尔斯·里克特则认为:“让妇女远离车间将解决男人失业的问题,并提高危及国家的低出生率。”这里所说的“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18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八九十年代

D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胡佛政府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以扩大就业面;同时还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这表明胡佛政府

A企图借助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

B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寄希望于“邻居互助计划”克服危机

D扩大就业是其解决危机的唯一措施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 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也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这主要是指

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B各国趁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C更多地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D迫使政府调整政策,形成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销毁商品,这一矛盾现象①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绝对过剩②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的一面③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④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引起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股票投机活动异常活跃    

B商品市场的萎缩

C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D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