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酸乙酯的制备
- 共1463题
实验室常用强氧化剂(如KMnO4、KClO3、MnO2等)氧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备氯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用Na2O2与浓盐酸制备并检验氯气.供选用的实验试剂及装置如下(部分导管、蒸馏水略):
(1)写出用Na2O2与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下列装置组合最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需考虑实验结束撤除装置时残留有害气体的处理).
(3)尾气经处理后仍有较多气体排出,其主要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4)某小组成员建议用双氧水代替过氧化钠进行实验更好,请你给出两条合适的理由:
①______,
②______.
(5)你是否同意将Na2O2与浓盐酸的反应作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之一?______(填“是”或“否”);
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能把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同时自身被还原生成水,结合原子守恒写出其反应方程式为:Na2O2+4HCl=2NaCl+Cl2↑+2H2O,
故答案为:Na2O2+4HCl=2NaCl+Cl2↑+2H2O;
(2)用过氧化钠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反应物状态是固液混合,所以盛放液体用分液漏斗,易控制流量,浓盐酸挥发性较强,所以要采用密封装置,防止其挥发,利用产生气体的压强时盐酸流下,所以反应装置选④⑥;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洗气,为防止洗气瓶内压强过大,应有一个缓冲装置,故选⑤;
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氯气,故选⑧;
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且尾气量较少,不需要缓冲装置即可,故选①,
故答案为:D;
(3)过氧化钠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氧气,过氧化钠也能把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自身被还原为氧气,所以制取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或4Na2O2+4HCl=4NaCl+2H2O+O2↑),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或4Na2O2+4HCl=4NaCl+2H2O+O2↑);
(4)从原料的利用率、成本、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生成气体的性质来来考虑,所以其理由是:①Na2O2能与水反应,会使原料的利用率降低; ②双氧水比Na2O2更经济;③产生等量的Cl2,用双氧水消耗的盐酸的量少;④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能与盐酸反应;⑤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吸收了Cl2,
故答案为:①Na2O2能与水反应,会使原料的利用率降低; ②双氧水比Na2O2更经济;③产生等量的Cl2,用双氧水消耗的盐酸的量少;④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能与盐酸反应;⑤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吸收了Cl2;
(5)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自身被还原生成氧气,且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也生成氧气,氯气和氧气混合后不易分离,所以得不到较纯净的氯气,故答案为:否;产物不纯且难以分离.
解析
解:(1)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能把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同时自身被还原生成水,结合原子守恒写出其反应方程式为:Na2O2+4HCl=2NaCl+Cl2↑+2H2O,
故答案为:Na2O2+4HCl=2NaCl+Cl2↑+2H2O;
(2)用过氧化钠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反应物状态是固液混合,所以盛放液体用分液漏斗,易控制流量,浓盐酸挥发性较强,所以要采用密封装置,防止其挥发,利用产生气体的压强时盐酸流下,所以反应装置选④⑥;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洗气,为防止洗气瓶内压强过大,应有一个缓冲装置,故选⑤;
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氯气,故选⑧;
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且尾气量较少,不需要缓冲装置即可,故选①,
故答案为:D;
(3)过氧化钠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氧气,过氧化钠也能把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自身被还原为氧气,所以制取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或4Na2O2+4HCl=4NaCl+2H2O+O2↑),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或4Na2O2+4HCl=4NaCl+2H2O+O2↑);
(4)从原料的利用率、成本、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生成气体的性质来来考虑,所以其理由是:①Na2O2能与水反应,会使原料的利用率降低; ②双氧水比Na2O2更经济;③产生等量的Cl2,用双氧水消耗的盐酸的量少;④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能与盐酸反应;⑤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吸收了Cl2,
故答案为:①Na2O2能与水反应,会使原料的利用率降低; ②双氧水比Na2O2更经济;③产生等量的Cl2,用双氧水消耗的盐酸的量少;④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能与盐酸反应;⑤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吸收了Cl2;
(5)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浓盐酸氧化生成氯气,自身被还原生成氧气,且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也生成氧气,氯气和氧气混合后不易分离,所以得不到较纯净的氯气,故答案为:否;产物不纯且难以分离.
绿矾(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下列流程用废铁屑制备绿矾:
完成下列填空:
(1)试剂a是______(填写化学式);
(2)酸溶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上述过程中的过滤操作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烧杯.
(4)利用如图装置对所获产品(FeSO4•nH2O)中结晶水的含量进行测定.
反应前称量C中的硬质玻璃管(82.112g)、装入晶体后的硬质玻璃管(86.282g)、D的质量(78.368g).反应后称得C中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84.432g,D的质量为80.474g.产品硫酸亚铁晶体(FeSO4•nH2O)中n=______(小数点后保留1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解:(1)要制备硫酸亚铁,所以要用稀硫酸溶解铁屑,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Fe不能全部消耗,则加入稀硫酸时当溶液中气泡较少时即停止加硫酸,防止Fe被耗尽;
故答案为:稀H2SO4;
(2)酸溶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H2↑+FeSO4;
故答案为:Fe+H2SO4=H2↑+FeSO4;
(3)利用漏斗、玻璃棒、烧杯组装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操作,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
故答案为:漏斗;
(4)通过以上数据得出,晶体质量为86.282g-82.112=4.170g,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432g-82.112=2.320g,
所以=
,解得n=6.7,
故答案为:6.7.
解析
解:(1)要制备硫酸亚铁,所以要用稀硫酸溶解铁屑,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Fe不能全部消耗,则加入稀硫酸时当溶液中气泡较少时即停止加硫酸,防止Fe被耗尽;
故答案为:稀H2SO4;
(2)酸溶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H2↑+FeSO4;
故答案为:Fe+H2SO4=H2↑+FeSO4;
(3)利用漏斗、玻璃棒、烧杯组装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操作,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
故答案为:漏斗;
(4)通过以上数据得出,晶体质量为86.282g-82.112=4.170g,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432g-82.112=2.320g,
所以=
,解得n=6.7,
故答案为:6.7.
氯化亚铜(Cu2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已知:
a.Cu2Cl2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
b.在pH≥4时,Cu2+开始以碱式盐形式沉淀;
c.Cu2Cl2能溶于浓盐酸生成配合物,该配合物加水稀释后会重新析出Cu2Cl2沉淀.
(1)Cu2Cl2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而生成复合物氯化羰基亚铜[Cu2Cl2(CO)2•2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工业上处理、回收含铜电缆废料制备氯化亚铜的方案如下:
①反应①符合绿色化学思想,则稀酸A为______,单质B为______.
②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为提高Cu2Cl2的产率,工业上常在反应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碱溶液,控制pH为3.5左右,其目的是______.
③保持各反应物的最佳配比,改变温度,测得Cu2Cl2产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反应最佳温度为______.
④析出的氯化亚铜晶体要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冷却,密封包装.真空干燥,密封包装的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Cu2Cl2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而生成复合物氯化羰基亚铜[Cu2Cl2(CO)2•2H2O]可知,反应物有:Cu2Cl2、CO、H2O,生成物为[Cu2Cl2(CO)2•2H2O],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Cl2+2CO+2H2O═[Cu2Cl2(CO)2•2H2O],故答案为:Cu2Cl2+2CO+2H2O═[Cu2Cl2(CO)2•2H2O];
(2)①金属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但是在鼓入氧气的条件下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A是稀硫酸,B是氧气,
故答案为:稀硫酸;氧气;
②由图示可知,反应物有:Cu2+、SO32-、Cl-,生成物有Cu2Cl2、SO42-,由于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根据电子得失和质量守恒进行配平:2Cu2++SO32-+2Cl-+H2O=Cu2Cl2↓+SO42-+2H+,在反应②的溶液中加适量稀碱溶液,OH-中和了反应中的H+,有利于平衡向右进行,提高Cu2Cl2的产率,但当OH-浓度过大时,Cu+能与OH-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铜,从而降减了Cu2Cl2的产率,
故答案为:2Cu2++SO32-+2Cl-+H2O=Cu2Cl2↓+SO42-+2H+;OH-中和了反应生成的H+,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提高Cu2Cl2的产率,但当OH-浓度偏大时,Cu2+能与OH结合,生成沉淀,反而降低了Cu2Cl2的产率造成产物不纯;
③根据图象可知,因在55℃时CuCl产率最大,根据信息可知,随温度升高,促进了CuCl的水解,CuCl被氧化的速度加快,
故答案为:55℃;
④根据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冷却,密封包装.真空干燥,密封包装说明氯化亚铜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质,故答案为:防止氯化亚铜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质.
解析
解:(1)由Cu2Cl2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而生成复合物氯化羰基亚铜[Cu2Cl2(CO)2•2H2O]可知,反应物有:Cu2Cl2、CO、H2O,生成物为[Cu2Cl2(CO)2•2H2O],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Cl2+2CO+2H2O═[Cu2Cl2(CO)2•2H2O],故答案为:Cu2Cl2+2CO+2H2O═[Cu2Cl2(CO)2•2H2O];
(2)①金属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但是在鼓入氧气的条件下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A是稀硫酸,B是氧气,
故答案为:稀硫酸;氧气;
②由图示可知,反应物有:Cu2+、SO32-、Cl-,生成物有Cu2Cl2、SO42-,由于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根据电子得失和质量守恒进行配平:2Cu2++SO32-+2Cl-+H2O=Cu2Cl2↓+SO42-+2H+,在反应②的溶液中加适量稀碱溶液,OH-中和了反应中的H+,有利于平衡向右进行,提高Cu2Cl2的产率,但当OH-浓度过大时,Cu+能与OH-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铜,从而降减了Cu2Cl2的产率,
故答案为:2Cu2++SO32-+2Cl-+H2O=Cu2Cl2↓+SO42-+2H+;OH-中和了反应生成的H+,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提高Cu2Cl2的产率,但当OH-浓度偏大时,Cu2+能与OH结合,生成沉淀,反而降低了Cu2Cl2的产率造成产物不纯;
③根据图象可知,因在55℃时CuCl产率最大,根据信息可知,随温度升高,促进了CuCl的水解,CuCl被氧化的速度加快,
故答案为:55℃;
④根据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冷却,密封包装.真空干燥,密封包装说明氯化亚铜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质,故答案为:防止氯化亚铜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质.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 )俗称固体双氧水,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制备流程如下:
(注:BC-1、BC-2均为稳定剂,其中BC-1是由异丙醇和三乙醇胺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1)结晶过程中加入氯化钠、搅拌,作用是______.
(2)加入BC-2稳定剂与工业纯碱中含有的Fe3+杂质生成稳定的配合物的目的是______.
(3)洗涤抽滤产品,应选用合适的洗涤试剂是______(填写序号).
A.饱和氯化钠溶液 B.水 C.异丙醇 D.碳酸钠饱和溶液
(4)工业上常以活性氧的质量分数[ω(活性氧)=16n(H2O2)/m(样品)×100%]来衡量过碳酸钠产品的优劣,ω≥13%为优等品.现将0.2000g某厂家生产的过碳酸钠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后面的反应)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足量KI,摇匀后静置于暗处,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剂,用0.1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33.00mL.(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通过计算判断样品是否为优等品(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解:(1)结晶过程中加入氯化钠、搅拌,能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有利于过碳酸钠析出,故答案为: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有利于过碳酸钠析出;
(2)加入BC-2稳定剂与工业纯碱中含有的Fe3+杂质生成稳定的配合物的,除去溶液里的Fe3+,防止双氧水在Fe3+催化作用下快速分解,故答案为:防止Fe3+杂质离子催化H2O2分解;
(3)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过碳酸钠易溶于水或水溶液,难溶于有机溶剂,且易分离,故选C;
(4)根据题目可知发生的化学反应为:H2O2+2KI+H2SO4=2H2O+I2+K2SO4由关系式H2O2~I2~2 Na2S2O3可得出n(H2O2)=1.65×10-3mol,
ω(活性氧)=16n(H2O2)/m(样品)×100%=16×1.65×10-3 mol÷0.2000g×100%=13.2%>13%,此样品是优等品,故答案为:样品为优等品.
解析
解:(1)结晶过程中加入氯化钠、搅拌,能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有利于过碳酸钠析出,故答案为: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有利于过碳酸钠析出;
(2)加入BC-2稳定剂与工业纯碱中含有的Fe3+杂质生成稳定的配合物的,除去溶液里的Fe3+,防止双氧水在Fe3+催化作用下快速分解,故答案为:防止Fe3+杂质离子催化H2O2分解;
(3)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过碳酸钠易溶于水或水溶液,难溶于有机溶剂,且易分离,故选C;
(4)根据题目可知发生的化学反应为:H2O2+2KI+H2SO4=2H2O+I2+K2SO4由关系式H2O2~I2~2 Na2S2O3可得出n(H2O2)=1.65×10-3mol,
ω(活性氧)=16n(H2O2)/m(样品)×100%=16×1.65×10-3 mol÷0.2000g×100%=13.2%>13%,此样品是优等品,故答案为:样品为优等品.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K3[Fe(C2O4)3]•3H2O是翠绿色单斜晶体,常温下溶解度为4.7g/100g水,难溶于乙醇,是制备负载型活性铁催化剂的主要原料.实验室制备三草酸合铁(Ⅲ)酸钾K3[Fe(C2O4)3]•3H2O的相关反应为:
(NH4)2Fe(SO4)2•6H2O+H2C2O4═FeC2O4•2H2O↓+(NH4)2SO4+H2SO4+4H2O
2FeC2O4•2H2O+H2O2+3K2C2O4+H2C2O4═2K3[Fe(C2O4)3]•3H2O↓
实验步骤如下:I.称取5.0g(NH4)2Fe(SO4)2•6H2O(s)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和数滴3mol•L-1的H2SO4 溶液,加热溶解.
Ⅱ.在步骤I制备的溶液中加入25mL饱和H2C2O4溶液,搅拌并加热煮沸,形成黄色FeC2O4•2H2O沉淀.倾析法弃去上层清液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2~3次.
Ⅲ.在上述沉淀中加入10mL饱和K2C2O4溶液,水浴加热至40°C,慢慢加进20mL3%H2O2溶液,不断搅拌并维持温度在40°C左右,使Fe(Ⅱ)充分氧化为Fe(Ⅲ).滴加完毕后,加热溶液至沸以除去过量的H2O2.IV.保持上述沉淀近沸状态,先加入饱和H2C2O4溶液7mL,然后趁热再滴加饱和H2C2O4溶液1~2mL使沉淀溶解.控制溶液的pH=4~5,此时溶液为翠绿色,趁热过滤,并使滤液控制在30mL左右(若体积太大,可水浴加热浓缩),滤液中加入10mL95%乙醇.用表面皿将烧杯盖好,在暗处放置1~2h冷却结晶、抽滤,用95%乙醇洗涤晶体2次,以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缩短干燥时间.将产品避光保存.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加入数滴3mol•L-1的H2SO4溶液,其目的是______;
(2)步骤Ⅱ中弃去上层清液和洗涤时都采用倾析法.适用倾析法分离的沉淀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该步骤中沉淀洗净的标准是在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检测不到______;
(3)步骤Ⅲ中需维持温度在40°C左右的原因是______,为了监控反应进度,吸取1滴所得的黄色悬浊液于白色点滴板中,加酸酸化后加少许K3[Fe(CN)6]固体,如出现绿色证明Fe2+______(填“已经”或“还没有”)完全氧化;
(4)步骤IV中的有关问题:
①加入饱和H2C2O4溶液的目的是为了溶解______(填化学式)沉淀,H2C2O4溶液应逐滴加入,控制溶液的pH=4~5,pH过高,沉淀溶解不完全,pH过低,会发生副反应,使产品中混有黄色的FeC2O4•2H2O,而且若H2C2O4过量太多容易形成H2C2O4晶体析出,导致产率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趁热过滤时,可将滤纸折叠成菊花形(如图),其目的是______,滤液中加入10mL95%乙醇的目的是______;
(5)K3[Fe(C2O4)3]•3H2O对光敏感,进行下列光化学反应:2[Fe(C2O4)3]3-FeC2O4+3C2O42-+2CO2↑简要说明这一性质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步骤Ⅰ中:亚铁离子在水溶液中水解:Fe2++2H2O⇌Fe(OH)2+2H+,溶解的过程中要加入几滴稀硫酸,目的是抑制Fe2+水解,
故答案为:抑制Fe2+水解;
(2)步骤Ⅱ中:在步骤I制备的溶液中加入25mL饱和H2C2O4溶液,搅拌并加热煮沸,晶体颗粒长大形成黄色FeC2O4•2H2O沉淀,沉淀的结晶颗粒较大易沉降至容器底部,适用于采用倾析法分离或洗涤沉淀,所以弃去上层清液和洗涤时都采用倾析法,倒出液体时并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溅出液体,生成的FeC2O4•2H2O晶体表面容易粘着硫酸盐,要用少量H2O洗涤,洗净的标准是洗涤液中检不到SO42-,所以该步骤中沉淀洗净的标准是在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检测不到SO42-,
故答案为:沉淀的颗粒较大,静置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SO42-;
(3)步骤Ⅲ中:温度太高双氧水容易分解,温度太低Fe2+氧化反应速率太慢,所以在不断搅拌下慢慢滴加H2O2且需水浴保持恒温40℃,吸取1滴所得的黄色的悬浊液于白色点滴板中,加酸酸化后加少许K3[Fe(CN)6]固体,如出现蓝色和黄色混合色绿色,证明还有Fe(II),需再加H2O2至检测不到Fe(II),
故答案为:温度太低,Fe2+氧化速度太慢,温度太高容易导致H2O2分解,影响Fe2+氧化;还没有;
(4)①步骤IV中:在过量草酸根存在下,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亚铁即可得到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同时有氢氧化铁生成,①加入饱和H2C2O4溶液的目的是为了溶解Fe(OH)3,若H2C2O4过量太多容易形成H2C2O4晶体析出,H2C2O4晶体误认为产物,导致产率偏高,
故答案为:Fe(OH)3;偏高;
②将滤纸折叠成菊花形待过滤的容积增大,可加快过滤速度,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难溶于乙醇,滤液中加入10mL95%乙醇的目的是降低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溶解度,促使析出,
故答案为:加快过滤速度;降低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溶解度,促使析出;
(5)K3[Fe(C2O4)3]•3H2O对光敏感,这一性质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中可摄影、晒图、印刷等,
故答案为:摄影、晒图、印刷等.
解析
解:(1)步骤Ⅰ中:亚铁离子在水溶液中水解:Fe2++2H2O⇌Fe(OH)2+2H+,溶解的过程中要加入几滴稀硫酸,目的是抑制Fe2+水解,
故答案为:抑制Fe2+水解;
(2)步骤Ⅱ中:在步骤I制备的溶液中加入25mL饱和H2C2O4溶液,搅拌并加热煮沸,晶体颗粒长大形成黄色FeC2O4•2H2O沉淀,沉淀的结晶颗粒较大易沉降至容器底部,适用于采用倾析法分离或洗涤沉淀,所以弃去上层清液和洗涤时都采用倾析法,倒出液体时并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溅出液体,生成的FeC2O4•2H2O晶体表面容易粘着硫酸盐,要用少量H2O洗涤,洗净的标准是洗涤液中检不到SO42-,所以该步骤中沉淀洗净的标准是在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检测不到SO42-,
故答案为:沉淀的颗粒较大,静置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SO42-;
(3)步骤Ⅲ中:温度太高双氧水容易分解,温度太低Fe2+氧化反应速率太慢,所以在不断搅拌下慢慢滴加H2O2且需水浴保持恒温40℃,吸取1滴所得的黄色的悬浊液于白色点滴板中,加酸酸化后加少许K3[Fe(CN)6]固体,如出现蓝色和黄色混合色绿色,证明还有Fe(II),需再加H2O2至检测不到Fe(II),
故答案为:温度太低,Fe2+氧化速度太慢,温度太高容易导致H2O2分解,影响Fe2+氧化;还没有;
(4)①步骤IV中:在过量草酸根存在下,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亚铁即可得到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同时有氢氧化铁生成,①加入饱和H2C2O4溶液的目的是为了溶解Fe(OH)3,若H2C2O4过量太多容易形成H2C2O4晶体析出,H2C2O4晶体误认为产物,导致产率偏高,
故答案为:Fe(OH)3;偏高;
②将滤纸折叠成菊花形待过滤的容积增大,可加快过滤速度,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难溶于乙醇,滤液中加入10mL95%乙醇的目的是降低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溶解度,促使析出,
故答案为:加快过滤速度;降低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溶解度,促使析出;
(5)K3[Fe(C2O4)3]•3H2O对光敏感,这一性质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中可摄影、晒图、印刷等,
故答案为:摄影、晒图、印刷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