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酸乙酯的制备
- 共1463题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可以在试管A中加入3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 乙酸,按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①______,②______.
(2)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B中通蒸气的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
(3)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A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
(4)实验完成后,试管B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由于乙醇和乙酸的沸点较低,易挥发,在反应过程中会有部分蒸出,乙醇蒸出溶于B中溶液,而蒸出的乙酸与B中溶液反应生成沸点较高的乙酸钠.图2是对图1试管B中收集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请回答:
①操作1需要分离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该操作名称为______.
②操作2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该操作名称为______,得到的物质W的名称为______.
③试剂C可以选用下列的______(填序号).
A.H2SO4 B.CO2 C.NaOH D.NaCl.
正确答案
催化剂
吸水剂
饱和碳酸钠溶液
防止倒吸
防止暴沸
分液
蒸馏
乙醇
A
解析
解:(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防止倒吸;
(3)液体加热要加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4)①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分液;
②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用蒸馏操作,Y为乙酸钠、碳酸钠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乙醇的沸点较低,因此W为乙醇,
故答案为:蒸馏;乙醇;
③Z中的乙酸钠与酸反应方可生成乙酸,
故答案为:A.
Ⅰ.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之一,乙酸的官能团为______ (写名称).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的暖瓶或水壶,可以清除其中的水垢.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Ⅱ.(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______,然后轻轻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2)乙醇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
(3)实验完成后,试管B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若分离B中的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羧酸的官能团为羧基,乙酸中含有羧基;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且酸性比碳酸强,
能与碳酸盐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故答案为:羧基;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Ⅱ.(1)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先加入乙醇,然后沿着试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乙酸.
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故答案为:先加入乙醇,然后沿着试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
(3)因B中的液体混合物分层不互溶,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解析
解:Ⅰ.羧酸的官能团为羧基,乙酸中含有羧基;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且酸性比碳酸强,
能与碳酸盐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故答案为:羧基;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Ⅱ.(1)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先加入乙醇,然后沿着试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乙酸.
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故答案为:先加入乙醇,然后沿着试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
(3)因B中的液体混合物分层不互溶,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是______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正确答案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催化剂、吸水剂
冷却,酯在其中的溶解度更小,有利于酯分离,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酸有利于闻到酯香味
防止倒吸
分液
②④
解析
解:(1)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3)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冷却,酯在其中的溶解度更小,有利于酯分离,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酸有利于闻到酯香味;
(4)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5)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分液;
(5)①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①错误;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②正确;
③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③错误;
④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④.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 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若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套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选择的装置应是______(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
【实验步骤】
A.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mL 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
B.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C.在试管②中加入5mL X试剂;
D.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E.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1)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2)试管2中加入的X试剂为______.
(3)步骤E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常用______方法分离获得实验中的乙酸乙酯.
正确答案
解: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乙酸和乙醇易溶于水,不插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所以选乙装置;球形干燥管导气的同时也起到防倒吸作用,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乙;防止倒吸;
(1)浓硫酸有吸水性,促进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3)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溶解度较小,所以会过程中试管②中液体分为两层(有水果味),故答案为:液体分为两层(有水果味);
(4)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故答案为:分液.
解析
解: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乙酸和乙醇易溶于水,不插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所以选乙装置;球形干燥管导气的同时也起到防倒吸作用,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乙;防止倒吸;
(1)浓硫酸有吸水性,促进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除去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3)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溶解度较小,所以会过程中试管②中液体分为两层(有水果味),故答案为:液体分为两层(有水果味);
(4)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故答案为:分液.
在实验室可以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乙醇中含有少量水,防止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液体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故A错误;
B.因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故B正确;
C.乙酸、乙醇沸点低,液体加热要加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故C正确;
D.试管b中液体混合物分层不互溶,乙酸乙酯在上层,可用分液方法分离,故D正确;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