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B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D试管b中Na2CO3的作用是除去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溶解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挥发出的乙酸、乙醇易溶于水,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故A正确;

B、向a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冰醋酸,再加浓硫酸,防止浓硫酸溶解放热造成液体飞溅,故B错误;

C、反应加热 提高反应速率,乙酸乙酯沸点低,加热利于蒸出乙酸乙酯,故C正确;

D、试管b中Na2CO3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除去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溶解度,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配制银氨溶液:质量分数为2% 氨水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

B制备乙酸乙酯: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C鉴定溴乙烷中的溴原子:向溴乙烷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D鉴别地沟油和矿物油: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配制银氨溶液的方法: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边振荡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故A错误;

B.制取乙酸乙酯时,导管不能伸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否则容易发生倒吸现象,故B错误;

C.溴乙烷中不存在电离出的溴离子,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不会生成溴化银沉淀,正确方法应该先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加热使溴乙烷水解,然后用硝酸中和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故C错误;

D.地沟油主要成分为油脂,属于酯类,在加热条件下能够与碱性溶液反应,而矿物油为烃类的混合物,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地沟油和矿物油,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______

(3)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②______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______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正确答案

解:(1)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在A中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应将浓硫酸加入到乙醇中,防止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液体飞溅,另外,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入药品的顺序为在一个30mL大试管中注入3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和3mL乙酸(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药品总用量不能超过10mL),

故答案为:在一个30 mL的大试管中注入3 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3mL乙酸(乙醇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不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3)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4)乙醇与乙酸都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与乙酸,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吸收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5)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于水而产生倒吸,导管不能插入到Na2CO3溶液中,防止倒吸回流现象的发生,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6)①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①错误;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乙酸乙酯表示正反应,同时生成1mol乙酸表示逆反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②正确;

③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③错误;

④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④正确;

⑤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故⑤正确.

故选②④⑤.

解析

解:(1)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在A中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应将浓硫酸加入到乙醇中,防止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液体飞溅,另外,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入药品的顺序为在一个30mL大试管中注入3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和3mL乙酸(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药品总用量不能超过10mL),

故答案为:在一个30 mL的大试管中注入3 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3mL乙酸(乙醇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不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3)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4)乙醇与乙酸都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与乙酸,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吸收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5)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于水而产生倒吸,导管不能插入到Na2CO3溶液中,防止倒吸回流现象的发生,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6)①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①错误;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乙酸乙酯表示正反应,同时生成1mol乙酸表示逆反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②正确;

③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③错误;

④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④正确;

⑤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故⑤正确.

故选②④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Ⅰ:“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②______

(2)现拟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图2是分离操作流程图.完成下列空白:

试剂:a______,b______.分离方法:①____________

物质名称:A______,C______

Ⅱ:已知卤代烃(R-X)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得到醇(R-OH),

如:CH3CH2-X+H2  CH3CH2-OH+HR,现有如下转化关系:

XY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1的条件为______,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写出反应3的方程式______

Ⅲ:写出苹果酸    

①和乙醇完全酯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和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2)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乙醇和乙酸均是易溶于水的,乙酸和乙醇的碳酸钠水溶液是互溶的,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实现酯与乙酸和乙醇的分离;分离油层和水层采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对水层中的乙酸钠和乙醇进一步分离时应采取蒸馏操作分离出乙醇;然后水层中的乙酸钠,根据强酸制弱酸,要用硫酸反应得到乙酸,再蒸馏得到乙酸,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硫酸;分液;蒸馏;乙酸乙酯;乙酸钠;

Ⅱ:环戊烷在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环戊烷(),氯环戊烷()能水解生成环戊醇,环戊醇能氧化生成环戊酮,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1)光照 ;(2)

Ⅲ:①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完全酯化,与CH3CH2OH按物质的量比1:2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CH2OH+HOOC-CHOH-CH2COOHCH3CH2OOC-CHOH-CH2COOCH2CH3+2H2O,

故答案为:2CH3CH2OH+HOOC-CHOH-CH2COOHCH3CH2OOC-CHOH-CH2COOCH2CH3+2H2O.

②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具有酸性,可与碳酸钠反应,和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HOOC-CH(OH)-CH2-COOH+2Na2CO3→NaOOC-CH(OH)-CH2-COONa+2NaHCO3

故答案为:HOOC-CH(OH)-CH2-COOH+2Na2CO3→NaOOC-CH(OH)-CH2-COONa+2NaHCO3

解析

解:Ⅰ:(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2)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乙醇和乙酸均是易溶于水的,乙酸和乙醇的碳酸钠水溶液是互溶的,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实现酯与乙酸和乙醇的分离;分离油层和水层采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对水层中的乙酸钠和乙醇进一步分离时应采取蒸馏操作分离出乙醇;然后水层中的乙酸钠,根据强酸制弱酸,要用硫酸反应得到乙酸,再蒸馏得到乙酸,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硫酸;分液;蒸馏;乙酸乙酯;乙酸钠;

Ⅱ:环戊烷在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环戊烷(),氯环戊烷()能水解生成环戊醇,环戊醇能氧化生成环戊酮,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1)光照 ;(2)

Ⅲ:①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完全酯化,与CH3CH2OH按物质的量比1:2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CH2OH+HOOC-CHOH-CH2COOHCH3CH2OOC-CHOH-CH2COOCH2CH3+2H2O,

故答案为:2CH3CH2OH+HOOC-CHOH-CH2COOHCH3CH2OOC-CHOH-CH2COOCH2CH3+2H2O.

②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具有酸性,可与碳酸钠反应,和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HOOC-CH(OH)-CH2-COOH+2Na2CO3→NaOOC-CH(OH)-CH2-COONa+2NaHCO3

故答案为:HOOC-CH(OH)-CH2-COOH+2Na2CO3→NaOOC-CH(OH)-CH2-COONa+2NaHCO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是(  )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⑧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酯的溶解度,静置后分液;用乙醇和浓硫酸与乙酸反应需加热且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除净,故①错误;

②氯气有毒会导致空气污染,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消耗产生的氯气,可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故②正确;

③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醋酸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能达到实验目的,故③正确;

④硫酸根离子与亚硫根离子都能与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不能鉴别二者,应用盐酸和品红鉴别,故④错误;

⑤不饱和烃中含有不饱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可鉴别,故⑤正确;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乙酸乙酯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