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的分子式为C6H12O6

B用NaOH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C①、④的反应类型均属于取代反应

DN的化学式为CH3COOH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以淀粉或纤维素为原料,经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生成乙醇,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乙酸,乙醇、乙酸二者酯化生成乙酸乙酯.

A.淀粉或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所以M为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故A正确;

B.乙酸乙酯能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乙酸钠和乙醇,故B错误;

C.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

D.纤维素水解得到葡萄糖M,葡萄糖氧化得到乙醇,乙醇氧化得到乙酸N,N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下列数据:

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2:3:2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图1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______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______

(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分离出乙酸乙酯后,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字母)______

A.P2O5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应将浓硫酸加入到乙醇中,防止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液体飞溅,另外,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入药品的顺序为在一个30mL大试管中注入4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4mL乙酸、1mL浓硫酸(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药品总用量不能超过10mL);乙酸和乙醇发生的反应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应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冰醋酸;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2)乙酸具有酸性,能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把被吸收,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易于分离,

故答案为:BC; 

(3)反应物中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大量反应物随产物蒸发而损失原料,温度过高还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所以为防止乙醇、乙酸挥发,造成原料的损失,应小火加热,

故答案为:减少乙酸乙醇的挥发,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4)碳酸钠水解呈碱性,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密度比水小,有香味,振荡时乙酸和碳酸钠反应而使溶液红色变浅;干燥乙酸乙酯,用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的水,无水硫酸钠吸水形成硫酸钠结晶水合物;不能选择P2O5、碱石灰和NaOH等固体干燥剂,以防乙酸乙酯在酸性(P2O5遇水生成酸)或碱性条件下水解,

故答案为: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无色,下层为红色液体,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B; 

(5)从该装置与传统制备装置的使用的仪器的不同进行分析,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根据反应的可逆性特点,增加反应物有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

故答案为: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减少副产物的发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③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解析

解:(1)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应将浓硫酸加入到乙醇中,防止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液体飞溅,另外,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入药品的顺序为在一个30mL大试管中注入4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4mL乙酸、1mL浓硫酸(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药品总用量不能超过10mL);乙酸和乙醇发生的反应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应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冰醋酸;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2)乙酸具有酸性,能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把被吸收,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易于分离,

故答案为:BC; 

(3)反应物中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大量反应物随产物蒸发而损失原料,温度过高还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所以为防止乙醇、乙酸挥发,造成原料的损失,应小火加热,

故答案为:减少乙酸乙醇的挥发,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4)碳酸钠水解呈碱性,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密度比水小,有香味,振荡时乙酸和碳酸钠反应而使溶液红色变浅;干燥乙酸乙酯,用无水硫酸钠除去少量的水,无水硫酸钠吸水形成硫酸钠结晶水合物;不能选择P2O5、碱石灰和NaOH等固体干燥剂,以防乙酸乙酯在酸性(P2O5遇水生成酸)或碱性条件下水解,

故答案为: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无色,下层为红色液体,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B; 

(5)从该装置与传统制备装置的使用的仪器的不同进行分析,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根据反应的可逆性特点,增加反应物有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

故答案为: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温度,减少副产物的发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③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乙酸乙酯.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实验装置不合理的是(  )

A

溴苯的制备

B

硝基苯制备

C

用乙醇和浓硫酸制乙烯

D

乙酸乙酯的制备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苯和溴在铁的催化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而苯和液溴都是易挥发物质,因此要设计冷凝装置,此反应是取代反应,根据取代反应的特征,只要验证有HBr生成即可,验证过程中挥发出的溴蒸汽对检验有影响,因此在检验前要有除去Br2的装置,由于生成的HBr极易溶于水,要设计防倒吸装置,制备溴苯,冷凝时,水从下端进水,从上端流出,故A正确;

B.制备硝基苯,需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和酸,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而苯和浓硝酸都是易挥发物质,因此要设计冷凝装置,在50-60℃下发生反应,因此需水浴装置,故B正确;

C.实验室制乙烯,需浓硫酸和乙醇加热到170°C,否则温度过低生成副产物乙醚,温度过高,乙烯被氧化,所以温度计应在混合液中,故C错误;

D.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加热不均匀易造成Na2CO3溶液倒流进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导致试管破裂,由于混合物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易生产倒吸,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故D错误;

故选C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是用于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性质比较等的常见简易装置.请

根据该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乙醇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则烧瓶A中加入的试剂在混合时的操作方法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管B中应加入______.虚线框中的导管除用于导气外,还兼有______ 作用.

(2)若用该装置分离乙酸和1-丙醇,则在烧瓶A中除加入1-丙醇与乙酸外,还应先加入适量的试剂______,加热到一定温度,试管B中收集到的是(填写化学式)______.冷却后,再向烧瓶中加入试剂______再加热到一定温度,试管B中收集到的是______(填写化学式).

(3)若用该装置(不用加热)证明酸性:醋酸>碳酸>苯酚,则在烧瓶A中加入______,试管B中应加入______

正确答案

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乙酸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饱和碳酸钠溶液

冷凝

CaO

CH3CH2CH2OH

浓硫酸

CH3COOH

碳酸钠和醋酸

苯酚钠溶液

解析

解:(1)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生成的乙酸乙酯蒸汽中含有乙醇和乙酸,要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混合物;长导管起到导气和冷凝乙酸丙酯蒸汽的作用;

故答案为: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乙酸;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饱和碳酸钠溶液;冷凝;

(2)在乙酸和1-丙醇的混合液中加入CaO,把乙酸转化为盐溶液,加热蒸馏,试管B中收集到的馏分为丙醇,烧瓶中剩余的为乙酸钙的水溶液,再加浓硫酸得到乙酸,通过蒸馏分离得到乙酸,

故答案为:CaO;CH3CH2CH2OH;浓硫酸;CH3COOH;

(3)在烧瓶A中加入苯酚钠和醋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证明酸性:醋酸>碳酸;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苯酚钠溶液试管B中,溶液变浑浊,证明酸性:碳酸>苯酚,

故答案为:碳酸钠和醋酸;苯酚钠溶液.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1mL后,沿小试管壁加入紫色石蕊试液0.5mL,这时石蕊试液将存在于饱和碳酸钠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对可能出现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重要提示:Na2CO3溶液显碱性.

A石蕊层仍为紫色

B石蕊层有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为蓝色

C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色、紫色、红色

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红色、紫色、蓝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由上而下,混合液上层为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使石蕊呈红色,

中层为紫色石蕊,所以颜色为紫色,

下层为碳酸钠溶液,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则溶液呈蓝色,

所以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分别是:红、紫、蓝,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乙酸乙酯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