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乙酸乙酯是一种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小,乙醇与乙酸反应能生成乙酸乙酯.请回答:

(1)乙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2)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羧基

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解析

解:(1)乙酸分子的官能团是羧基,故答案为:羧基;

(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在试管a中先加入2ml.95%的乙醇,加摇边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再加入3ml.无水醋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7ml.饱和碳酸钠溶液,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a加热.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写出a试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

(2)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

(3)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利用醋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用酸性和醋酸钠制乙酸,浓硫酸有吸水性,促进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 吸水剂;

(3)试管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的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上层,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在饱和碳酸钠上层产生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液体,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在饱和碳酸钠上层产生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液体;

(4)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于水而产生倒吸,球形漏斗由于容积较大,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故答案为:防倒吸;

(5)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便于分层;

故答案为: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6)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小,制得的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且处于碳酸钠溶液的上面,因此分离的方法为分液,

故答案为:分液.

解析

解:(1)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利用醋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用酸性和醋酸钠制乙酸,浓硫酸有吸水性,促进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 吸水剂;

(3)试管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的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上层,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在饱和碳酸钠上层产生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液体,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在饱和碳酸钠上层产生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液体;

(4)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于水而产生倒吸,球形漏斗由于容积较大,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故答案为:防倒吸;

(5)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便于分层;

故答案为: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6)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小,制得的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且处于碳酸钠溶液的上面,因此分离的方法为分液,

故答案为:分液.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右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配制混合液时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边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冰醋酸,故A错误;

B、a试管受热不均,试管b中的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倒吸,故B正确;

C、反应为可逆反应,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故C正确;

D、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已知乙酸丁酯的沸点124~126℃,反应温度115~125℃),其反应装置应选择(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挥发,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应设计冷凝回流装置,而A装置无冷凝装置,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挥发,当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B装置符合这些要求,故B正确;

C.该装置采用的是水浴,反应温度不超过100℃,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故C错误;

D.该装置采用的是水浴,反应温度不超过100℃,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分别设计了如下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试管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

(2)甲、乙、丙三套装置中,不宜选用的装置是______(选填“甲”、“乙”、“丙”).

(3)实验完成后,试管B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生成.若分离10ml该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这种方法叫做______

正确答案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漏斗

分液

解析

解:(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所以B试管中盛放的溶液是饱和碳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2)甲、乙、丙三套装置中,甲装置中,导管伸入吸收液中,并且连接了体积较大的容器,既能够防止倒吸,又能够很好的吸收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乙装置中,将导管伸入液面上,能够很好的吸收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可防止倒吸,丙装置中将导管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由于乙酸和乙醇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导致装置内压强急剧降低,外界大气压压着液体进入,产生倒吸现象,

故答案为:丙;

(3)实验完成后,试管B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为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分液.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乙酸乙酯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