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共728题
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L=0.5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05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0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s,写出滑块加速度的字母表达式______,计算滑块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正确答案
根据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得
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1=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2=
则加速度为:
a==
代入数据求得a=0.2m/s2
故答案为:,0.2m/s2
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则从打A点到打E点共历时___s,从A到E纸带的平均速度是___m/s。
正确答案
0.4,0.19
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被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所示.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1、2、3、4、5共五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量后得出两相邻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6.50cm,x2=11.50cm,x3=16.50cm,x4=21.50cm,
试求出:
(1)通过纸带分析可知,小车的速度在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 s.
(3)计数点1到计数点5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4)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m/s.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因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在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在增大,则小车的速度在增大.
(2)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5个间隔,T=0.025s=0.1s.
(3)计数点1到计数点5的平均速度=
=
=1.4m/s.
(4)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速度的大小等于1、3间的平均速度,v2==
m/s=0.90m/s.
根据△x=aT2得,a==
m/s2=5.0m/s2.
故答案为:(1)增大,(2)0.1,(3)1.4,(4)0.90,5.0.
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 …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作一个计数点.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的纸带撕下的.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2 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______
(3)在打A纸带的计数点“1”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
(4)在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m/s2.
正确答案
(1)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作一个计数点,而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所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x2-x1=3.11cm,所以,x12+△x=9.22cm,故甲不合适,9.22cm+△x=12.33cm,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乙图正确,
12.33cm+△x=15.44cm,故丙图错误;
故选:乙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1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1==
=0.455m/s
(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即:x2-x1=aT2,
解得:a==3.11m/s2,
故答案为:0.1;乙;0.455;3.11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1cm、s4=8.95cm、s5=9.58cm、s6=10.20cm,则打A点时小车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A点的瞬时速度vA==
m/s≈0.86m/s.
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a==
≈0.63m/s2.
故答案为:0.86,0.63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