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为两块质量均为m,长度均为L的相同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木块1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点),放于木板2的最右端,木板3沿光滑水平桌面运动并与叠放在下面的木板2发生碰撞后粘合在一起,如果要求碰后木块1停留在木板3的正中央,木板3碰撞前的初速度v0为多大?已知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正确答案

解:设向右为正方向,设第3块木块的初速度为V0,对于3、2两木块的系统,设碰撞后的速度为V1,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1…①

对于3、2整体与1组成的系统,设共同速度为V2,则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2mV1=3mV2…②

第1块木块恰好运动到第3块正中央,则据能量守恒有:

…③

由①②③联立方程得:v0=3

答:木板3碰碰撞前的速度v0为3

解析

解:设向右为正方向,设第3块木块的初速度为V0,对于3、2两木块的系统,设碰撞后的速度为V1,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1…①

对于3、2整体与1组成的系统,设共同速度为V2,则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2mV1=3mV2…②

第1块木块恰好运动到第3块正中央,则据能量守恒有:

…③

由①②③联立方程得:v0=3

答:木板3碰碰撞前的速度v0为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

B.(选修模块3-4)

(1)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如图1所示),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象是______

(2)一简谐横波以4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2所示.则a 点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为______s;a点再过0.25s时的振动方向为______(y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

(3)为测量一块等腰直角三棱镜△ABC的折射率,用一束激光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向AB边,如图3所示.激光束进入棱镜后射到AC边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的折射率为多少?______

C.(选修模块3-5)

(1)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

A.用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相同速度的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率高

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的量子化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

D.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

(2)光照射到金属上时,一个光子只能将其全部能量传递给一个电子,一个电子一次只能获取一个光子的能量,成为光电子,因此极限频率是由______(金属/照射光)决定的.如图4所示,当用光照射光电管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若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毫安表的读数不可能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如图5总质量为M的火箭被飞机释放时的速度为υ0,方向水平.刚释放时火箭向后以相对于地面的速率u喷出质量为m的燃气,火箭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变为多大?______

正确答案

C

1

y轴负方向

BCD

金属

变小

解析

解:B、(1)正方形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运动,根据相对论效应可知,沿x轴方向正方形边长缩短,而沿y轴方向正方形边长没有改变,则其形状变成长方形.故C正确.

故选C

(2)根据波形图得到波长为4m,根据波速与波长的关系公式v=,得到周期为T=1s,则a点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为1s.

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再过0.25s,即再过T,波形图向右平移λ,可以看出a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3)由图光线在AB面上入射角为i=45°,设折射角为α,光线射到AC面时入射角为β.由题,激光束进入棱镜后射到AC边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则β恰好等于临界角C,由折射定律得:

n=…①

sinC=sinβ=…②

由几何知识得,α+β=90°,则得到:

cosα=…③

由①②③解得:n=

B、

(1)A、根据λ=与电子流速度相同的质子流具有更短的波长,即具有更高分辨率,A错误;

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的量子化,B正确;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子的频率小,波长长.故C正确.

D、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故D正确

故选BCD

(2)极限频率γ=,W是金属的逸出功,所以极限频率是由金属的逸出功决定的.如图光电管加上正向电压,当用光照射光电管时,光电流可能增大,也可能达到饱和电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毫安表的读数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不可能变小.

(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u+(M-m)v,

解得,v=

故答案为:

B、(1)C

(2)1,y轴负方向

(3)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C、(1)BCD

(2)金属,变小

(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弧形轨道的底端恰好与光滑水平面相切.质量为M=2.0kg的小物块B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A从距离水平面高h=0.45m的P点沿轨道从静止开始下滑,经过弧形轨道的最低点Q滑上水平面与B相碰,碰后两个物体以共同速度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经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v0

(2)碰撞过程中系统(A、B)损失的机械能△E.

正确答案

解:(1)A从P滑到Q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A经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 

(2)A与B相碰,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 ) v                        

解得     .0m/s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A与B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3.0 J   

答:(1)A经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为3m/s;

(2)碰撞过程中系统(A、B)损失的机械能为3J.

解析

解:(1)A从P滑到Q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A经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 

(2)A与B相碰,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 ) v                        

解得     .0m/s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A与B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3.0 J   

答:(1)A经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为3m/s;

(2)碰撞过程中系统(A、B)损失的机械能为3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一质量为M,长为L的木块,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射入木块并以水平向右的速度射出.

求:①木块的末速度v大小;

②子弹受到的冲量;

③若子弹在穿过木块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求阻力f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解:①子弹穿木块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乙子弹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

②对子弹,由动量定理得:,解得:

冲量大小为mv0,方向向左;

③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f=(5-);

答:①木块的末速度v大小

②子弹受到的冲量大小为mv0,方向向左;

③若子弹在穿过木块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阻力f的大小为(5-).

解析

解:①子弹穿木块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乙子弹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

②对子弹,由动量定理得:,解得:

冲量大小为mv0,方向向左;

③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f=(5-);

答:①木块的末速度v大小

②子弹受到的冲量大小为mv0,方向向左;

③若子弹在穿过木块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阻力f的大小为(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甲乙两球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同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为P=5kg•m/s,P=7kg•m/s,甲从后面追上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动量变为P=10kg•m/s,求甲乙两球质量之比满足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P+P=P′+P

解得:P′=2kg•m/s

碰撞动能不增加,

所以++

解得直线

碰后甲的速度一定不会大于乙

解得:

解得:

答:甲乙两球质量之比满足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个稳定的原子核质量为M,处于静止状态,它放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后,做反冲运动,已知放出的粒子的速度为v0,则反冲核速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原子核放出粒子前后动量守恒,设反冲核速度为v,则有:

mv0+(M-m)v=0

解得:v=

故答案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的长度为l,另一个质量为M=3m的小球B以速度V0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并与A在距竖直墙壁为s处发生碰撞,已知碰后木块A的速度大小为V0,木块A与墙壁的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撞时间极短,小球的半径可忽略不计.求:木块和小球发生第二次碰撞时,小球到墙壁的距离.

正确答案

解:小球与木块第一次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设碰撞后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

因此有:3mv0=mv0+3mv

解得:v=v0

设第二次碰撞时小球到墙的距离为x,则在两次碰撞之间小球运动路程为s-x,木块运动的路程为s+x-2l 

由于小球和木块在两次碰撞之间运动的时间相同,所以应有

解得

即小球到墙壁的距离为

解析

解:小球与木块第一次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设碰撞后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

因此有:3mv0=mv0+3mv

解得:v=v0

设第二次碰撞时小球到墙的距离为x,则在两次碰撞之间小球运动路程为s-x,木块运动的路程为s+x-2l 

由于小球和木块在两次碰撞之间运动的时间相同,所以应有

解得

即小球到墙壁的距离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小车A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3M的物体B静置于A车车厢内,B左端用轻弹簧与A车连接,弹簧劲度系数为k且水平,处于原长,小车底面光滑.质量为M的小车C以速度v0向小车A滑过去,并在与小车A碰撞后立即与A车粘连,整个过程中B始终不与车厢侧壁碰撞.求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长度与最短长度之差.(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为Ep=kx2,x为弹簧形变量).

正确答案

解:当弹簧伸长到最长或压缩到最短时,均为A、B、C达到共速时,设共同速度为v1,以向左为正方向,对A、B、C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6Mv1

解得:v1=

C与A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设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3Mv2

解得:v2=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弹簧最大弹性势能:

EPm=•3Mv22-•6Mv12

解得:EPm=Mv02

由EP=kx2可知:xm=

由于弹簧的最大伸长量和最大压缩量相等,

故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长度与最短长度之差:△x=2xm=v0

答:弹簧的最大长度与最短长度之差为v0

解析

解:当弹簧伸长到最长或压缩到最短时,均为A、B、C达到共速时,设共同速度为v1,以向左为正方向,对A、B、C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6Mv1

解得:v1=

C与A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设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3Mv2

解得:v2=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弹簧最大弹性势能:

EPm=•3Mv22-•6Mv12

解得:EPm=Mv02

由EP=kx2可知:xm=

由于弹簧的最大伸长量和最大压缩量相等,

故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长度与最短长度之差:△x=2xm=v0

答:弹簧的最大长度与最短长度之差为v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m=1.0kg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与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斜面的倾斜角θ=30°.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20m,此时具有的弹性势能Ep=0.50J,物块A处在O时弹簧为原长,如图所示.一质量m=1.0kg物块B(可视为质点)从距离物块A为d=2.0m处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与物体A发生碰撞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求物块B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O的距离s.g=10m/s2

正确答案

解:B物体的加速度:a==gsinθ=5m/s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2ax可知,速度:

AB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2mv,解得:

碰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并且AB在弹簧处分离,设AB分离瞬间速度为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

此后,B向上做匀减速运动,上升距离为:

即O与B运动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s为0.35米.

答:物块B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O的距离s为0.35m.

解析

解:B物体的加速度:a==gsinθ=5m/s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2ax可知,速度:

AB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2mv,解得:

碰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并且AB在弹簧处分离,设AB分离瞬间速度为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

此后,B向上做匀减速运动,上升距离为:

即O与B运动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s为0.35米.

答:物块B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O的距离s为0.35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底面光滑的木板B和C长度均为L,小木块A静止于B的右端,C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与B发生正碰并且碰后粘在一起,B、C质量相等均为m,A的质量为3m.重力加速度取g.

(1)求木板B的最大速度;

(2)若要求物块A不会掉在水平面上,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至少是多大.

正确答案

解:(1)C和B相碰粘在一起后,B的速度最大;

设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mv0=2mv

解得:v=

(2)对ABC三个物体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mv0=(3m+m+m)v‘

解得:v'=

要使A不会掉下,则A刚好滑到C的左侧时,速度相同;

则有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3m+m+m)v'2+μ×3mg•2L

解得:μ=

要使A不会落下,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至少为

答:(1)木板B的最大速度为

(2)若要求物块A不会掉在水平面上,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至少是

解析

解:(1)C和B相碰粘在一起后,B的速度最大;

设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mv0=2mv

解得:v=

(2)对ABC三个物体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mv0=(3m+m+m)v‘

解得:v'=

要使A不会掉下,则A刚好滑到C的左侧时,速度相同;

则有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3m+m+m)v'2+μ×3mg•2L

解得:μ=

要使A不会落下,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至少为

答:(1)木板B的最大速度为

(2)若要求物块A不会掉在水平面上,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至少是

下一知识点 : 碰撞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动量守恒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