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两只小球A和B用长为8m不可伸长的细线相连,B球质量是A球的3倍,两球位于离地面30.8m的空中.现先由静止释放小球A,0.8s后再由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B,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求:

(1)释放B球后,经过多长时间线将绷紧;

(2)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线绷紧时间极短,球落地后不再弹起).

正确答案

(1)B运动时间t1线绷紧,此时,A已运动t1+0.8s,由运动学公式有

g(t1+0.8)2-gt12=8,解得:t1=0.6s

(2)线绷紧前时刻,A速度为v1,B速度为v2,绷紧后共同速度为v,则

v1=g(t1+0.8)=14m/s,v2=gt1=6m/s,

mAv1+mBv2=(mA+mB)v,mB=3mA

解得:v=8m/s,

此时A球已下落s1,s1=g(t1+0.8)2=9.8m

以后A和B一起以加速度g匀加速下落,又经时间t2,A落地,

vt2+gt22=30.8-9.8

解得:t2=1.4s

A在空中运动总时间t=0.8s+0.6s+1.4s=2.8s.

答:(1)释放B球后,经过0.6s时间线将绷紧.

(2)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2.8s.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M=2.0kg的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一质量m=1.0kg可看作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用恒力F向右拉动木板使木板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t=1.0s后撤去该恒力,此时小物块恰好运动到距木板右端l=1.0m处.在此后的运动中小物块没有从木板上掉下来.求:

(1)小物块在加速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作用于木板的恒力F的大小;

(3)木板的长度至少是多少?

正确答案

(1)设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μN1=μmg=0.2×1.0×10N=2N    方向水平向右.

    (2)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1,木板在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2,此过程中小物块的位移为s1,木板的位移为s2

        由牛顿定律及运动规律可知:f=ma1     a1=2.0m/s2

           s1=a1t2            

           s2=a2t2      

           s2-s1=l

       带入数据解得:a2=4m/s2

      设木板受到的摩擦力为f’,f’=f,对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2

       则F=f’+ma2,代入数值得出F=10N.

(3)设撤去F时小物块和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撤去F后,木板与小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当小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它们具有共同速度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2=(m+M)v        

      v=m/s=m/s

     对小物块:根据动能定理:fs=mv2-mv12

     对木板:根据动能定理:-f(s+l′)=Mv2-Mv22

       代入数据:l′=m    

    所以木板的长度至少为L=l+l′=m≈1.7m  

答:(1)小物块在加速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2)作用于木板的恒力F的大小为10N;(3)木板的长度至少是1.7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质量M=6Kg的平板小车,车上的质量为m=1.96Kg的木块,木块与小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车与木块一起以V=2m/s的速度向右行驶.一颗质量m0=0.04Kg的子弹水平速度v0=98m/s,在很短的时间内击中木块,并留在木块中(g=10m/s2

(1)如果木块刚好不从平板车上掉下来,小车L多长?

(2)如果木块刚好不从车上掉下来,从子弹击中木块开始经过1.5s木块的位移是多少?

正确答案

(1)子弹射入木块,子弹和木块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动量守恒,有:m0v0-mv=(m+m0)v1  …①

解得

v1=0

若它们相对平板车滑行L,则它们恰好不从小车上掉下来,它们跟小车有共同速度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m+m0+M)v′…②

解得

v′=1.5m/s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Q=μ(m0+m)g L=Mv2-(m0+m+M)…③

由①②③,代入数据可求出:L=0.5m

即要使木块不掉下来,小车L的长度为0.5m.

(2)子弹射入木块后,木块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滑块的加速度:a=μg=3m/s2

经过时间t1速度为v′,有v′=at1

解得:t1=0.5s.

在这段时间内,木块做匀加速运动,通过的位移:S1=a=0.375m

在t2=t-t1=1s内做匀速运动,通过位移为:s2=v′t2=1.5m.

故在3S内的总位移S=S1+S2=1.875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质量为m的b球用长h的细绳悬挂于水平轨道BC的出口C处.质量也为m的小球a,从距BC高h的A处由静止释放,沿ABC光滑轨道滑下,在C处与b球正碰并与b粘在一起.已知BC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0.5h,悬挂b球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8mg.试问:

(1)a与b球碰前瞬间的速度多大?

(2)a、b两球碰后,细绳是否会断裂?若细绳断裂,小球在DE水平面上的落点距C的水平距离是多少?若细绳不断裂,小球最高将摆多高?

正确答案

(1)、设a球经C点时速度为vc,则由机械能守恒得:

mgh=m                                 

解得vc=

即a与b球碰前的速度为

(2)、设b球碰后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

mvc=(m+m)v                               

故v=vc=                            

小球被细绳悬挂绕O摆动时,若细绳拉力为T,则

T-2mg=2m                               

解得T=3mg                                   

T>2.8mg,细绳会断裂,小球做平抛运动.    

设平抛的时间为t,则

0.5h=gt2                                    

t=                                         

故落点距C的水平距离为

S=vt=×=h               

小球最终落到地面距C水平距离h处.

答:(1)a与b球碰前瞬间的速度为

(2)a、b两球碰后,细绳会断裂,小球在DE水平面上的落点距C的水平距离是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A是质量mA=0.98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B和C是完全相同的木板,长l=2.7m,质量m=1.0kg.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块A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设物块与木板以及木板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有一质量m0=0.02kg的子弹以v=300m/s的速度击中物块A,并留在物块中,

(1)求子弹击中物块后,共同速度的大小;

(2)若要求物块A在B板上运动,使B、C板均相对地面不动;当物块A滑上C板时,C板开始运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

(3)若μ1=0.5,求物块A停留在C板上的位置.

正确答案

(1)设子弹击中物块时的共同速度为v1,子弹与物块相互作用的时间极短,子弹和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m0v=(mA+m0)v1v1==6.0m/s

(2)物块A(含子弹)在木板上滑行时,它对木板的摩擦力f=μ1(mA+m0)g

当A在B板上滑行时:

地面对B的摩擦力f1=μ(mA+m0+m)g

地面对C的摩擦力f2=μmg

当A在C板上滑行时:

地面对C的摩擦力f3=μ(mA+m0+m)g

由题意可知:f3<f≤f1+f2

即     μ(mA+m0+m)g<μ1(mA+m0)g≤μ(mA+m0+2m)g;

所以   0.4<μ1≤0.6

(3)当μ1=0.5时,物块A与木板的运动情况如右图所示.

当物块A在B板上运动时,B、C板均相对地面不动,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5.0m/s2

 设A滑上C板时的速度为v2,则有-=2al;

所以    v2=3.0m/s

当物块A在C板上运动时,B板留在原地,C板开始做匀加速运动,A继续做匀减速运动,当它们达到共同速度v3时,A相对C静止.

设这段时内C的加速度为a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A+m0)g-μ(mA+m0+m)g=maC

所以     aC=1.0m/s2

设这段时间内,A的位移为x1,C的位移为x2,则

对A:t=x1=•t

对B:t=x2=•t

可求得   t=0.5s

x1=0.875m

x2=0.125m

则△x=x1-x2=0.75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半径R=0.1m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与水平面ab相切.质量m=0.1kg的小滑块B放在半圆形轨道末端的b点,另一质量也为m=0.1kg的小滑块A,以v0=2m/s的水平初速度向B滑行,滑过x=1m的距离,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在一起运动.已知木块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A、B均可视为质点.求:

(1)A与B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A

(2)A、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E;

(3)在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轨道对A、B的作用力F的大小.

正确答案

(1)A做匀减速运动a==μg

vA2-v02=-2ax  

求出vA=6m/s   

(2)以A、B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vA=2mv   

△E=mvA2-×2mv2

代入数据 求出△E=0.9J  

(3)以A、B为研究对象,从b到c,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2mv2=•2mvC2+mg•2R                     

在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2mg=2m           

联立两式解得F=8N   

答:(1)A与B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6m/s.

(2)A、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E为0.9J.

(3)在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轨道对A、B的作用力F的大小为8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物理-选修3-5):

(1)2010年9月1日至10月31日,乐满地成功举办第五届国际花样蹦极邀请赛.如下左图所示,“蹦极”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如下右图所示,某人用弹性橡皮绳拴住身体自高空P处自由下落,在空中感受失重的滋味.若此人质量为60kg,橡皮绳长20m,人可看成质点,g取10m/s2,求此人从点P处由静止下落至橡皮绳刚伸直(无伸长)时,人的动量为______.

(2)实验室考查氢原子跃迁时的微观效应,设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大量激发态氢原子,其核外电子处于n=5的能级状态轨道.已知氢原子基态能级E1=-13.6ev,氢原子质量为mH=1.67×10-27kg.

①求出可能的跃迁光子种类;

②若跃迁后光子沿某一方向飞出,且光子的动量可以用F=F表示,试求发生电子跃迁后氢原子的最大反冲速率.

正确答案

(1)人从高空落下,在重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他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2s

         他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为v=gt1=20m/s

         此时他的动量为:p=mv=1200kg•m/s

(2)①可以有n=C52=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辐射.

    ②由题意知氢原子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氢原子具有最大反冲速率.

      氢原子发生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E=△E=|E2-E1|=|-|=|E1|,开始时,

      将原子(含核外电子)和即将辐射出去的光子作为一个系统.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mv=0,光子的动量p=,氢原子的反冲动量大小为:p=m原v原=mHvH=

       即氢原子速度为 vH=,又E=hυ

       所以v原==m•s-1=4.17m•s-1

答:(1)人从点P处由静止下落至橡皮绳刚伸直(无伸长)时人的动量为1200kg•m/s

   (2)①可能的跃迁光子种类 n=10;

        ②氢原子的最大反冲速率 4.17m•s-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半径R=0.80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轨道上方A点有一质为m=1.0kg的小物块.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下落后打在圆轨道上B点但未反弹,在瞬间碰撞过程中,小物块沿半径方向的分速度立刻减为零,而沿切线方向的分速度不变.此后,小物块将沿圆弧轨道滑下.已知A、B两点到圆心O的距离均为R,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θ=30°,C点为圆弧轨道末端,紧靠C点有一质量M=3.0kg的长木板Q,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0,取g=10m/s2.求:

(1)小物块刚到达B点时的速度vB

(2)小物块沿圆弧轨道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C的大小;

(3)木板长度L至少为多大时小物块才不会滑出长木板.

正确答案

(1)由题意可知,ABO为等边三角形,则AB间距离为R,小物块从A到B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B2=2gR…①

代入数据解得:vB=4.0m/s;方向竖直向下 

(2)设小物块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分速度为vB切,因OB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故vB切=vBsin60°…②

从B到C,只有重力做功,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1-cos60°)+mvB2=MvC2…③

在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c′-mg=m…④

代入数据解得:Fc′=35N

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物块可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FC=35N   

(3)小物块滑到长木板上后,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总动量守恒,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小物块相对木板静止于木板最右端时,对应着物块不滑出的木板最小长度.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

mvc=(m+M)v…⑤

μmgL+mvC2-(m+M)v2…⑥

联立⑤、⑥式得:L=

代入数据解得:L=2.5m  

答:(1)B的速度为4.0m/s;(2)小物块沿圆弧轨道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C的为35N;(3)木板长度至少为2.5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离地面高h=1.25m.小物块A静止在桌面上,距右边缘l=1m,小物块B从桌面的左边缘向A运动,并与之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从桌面的右边缘以垂直边缘的速度飞出,其落地点距桌面右边缘的水平距离s=0.75m,B刚好到达桌面右边缘.A和B质量均为m=0.1kg,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试求:

(1)小物块A从桌面边缘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B与A碰撞过程中B与A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正确答案

(1)物块A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0.5s

从桌面边缘飞出的速度为v==1.5m/s

(2)碰撞前A的速度为v0,碰撞后A的速度为v1,B的速度为v2

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l=mv2-mv12,-μmgl=0-mv22

带入数据解得:v1=2.5m/s,v2=2m/s

根据动量守恒得:

mv0=mv1+mv2

解得:v0=4.5m/s

则碰后损失的机械能为△E=mv02-mv12-mv22=0.5J

答:(1)小物块A从桌面边缘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1.5m/s.

(2)小物块B与A碰撞过程中B与A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0.5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v0/2 射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子弹穿出木块时木块的速度大小;

(2)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正确答案

(1)设子弹穿过物块后物块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mv0=m•+MV    ①

                   解得V=v0                                          ②

    (2)系统的机械能损失为 △E=m-[m()2+MV2]            ③

             由②③式得△E=(3-)m

    (3)设物块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t,落地点距桌边缘的水平距离为s,

              则h=gt2           ⑤

                 s=Vt               ⑥

           由②⑤⑥式得 s=

答:(1)子弹穿出木块时木块的速度大小为V=v0.

    (2)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E=(3-)m

    (3)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是s=

下一知识点 : 碰撞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动量守恒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