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材料二:宋诗云:“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三:马戛尔尼访华并没有带来满意的结果。英国对代表理性主义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在乾隆朝中高级官员以及皇帝眼中的只有不屑。清政府对马戛尔尼的所有请求概不答应,最后马戛尔尼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一无所获。西方人心中关于中国形象最后一点崇高崩塌了。马戛尔尼在其《纪事》中写道:“中国自满洲鞑靼占领以来,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

(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到唐宋时期哪些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深层次原因。清政府为什么拒绝马戛尔尼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马戛尔尼得出“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的结论,客观上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扬州是唐朝重要的商业城市,夜市繁荣;宋代商贩以歌唱的形式叫卖商品;政府不再限制商业活动的地点;“草市”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 

(2)原因:工业革命后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经济上:中国是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政治上:大国心理,防范外来势力的干扰。

(3)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统治腐朽;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思想文化上文化专制政策,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英国明清时期的中国禁烟运动

材料2:商务与碰撞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

材料3:破坏与建设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1)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50字左右。

                                                                                                                                                                

(2)材料2中“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鸦片战争的?其本质意图在于什么?材料2中“两种文明碰撞”的新认识的立场又是什么?

                                                                                                                                                                

(3)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写作思路示例: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需要尽可能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英国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必然会成为两方列强侵略的对象。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的向中国输出鸦片,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成为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2)“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其观点否认鸦片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掠夺性的本质。“两种文明碰撞”的观点是站在全球文明的角度。

(3)观点一:破坏性。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观点二:建设性。鸦片战争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使新思潮萌发,从而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观点三:二者兼而有之。破坏性:理由参考观点一;建设性:理由参考观点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2年议会改革前的英国议会代表制……许多原来的城市虽然已变成沓无人烟的荒村,从而被称为“衰败的市镇”,但仍有权选派代表出席会议!而新兴的工业城市虽人烟稠密,却没有取得选区的地位,无权派代表参加会议。……另一方面剥夺了新兴城市的居民的选举权。

——《英国史讲义》

材料二 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

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

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

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而英国的自由便是以下议院的效能为基础的。

——《潘恩选集》

材料三 1832年6月,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年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并吸引了不少工人群众参加其活动。1846年,国会在社会压力下终于废除《谷物法》,3年后又废除了实行近两个世纪的《航海条例》,贸易自由代替了保护主义。1846——1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大大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促进了英国工业的更大发展。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832年前英国议会制度的主要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40年代英国废除《谷物法》和《航海条例》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选区分布不合理(或议会代表分配不合理)②新兴工业城市居民无选举权③上议院的权利依然被贵族把持(或存在暴政残余)。

(2)原因:①工业革命基本完成②工业资产阶级有了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③工人群众的支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

——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到1870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问题:

(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前期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王统而不治;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集中指向英国议会;北美人民实际上不承认英国殖民统治权。

(2)北美殖民地思想家的独立主张广泛传播;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利益与英国的经济压榨政策产生尖锐矛盾并激化;英国以英王名义严厉惩处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

(3)美国是英国最重要的棉花供应地,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保证;英国从美国大量进口棉花,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

——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到1870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

——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

问题:

(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前期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王统而不治;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集中指向英国议会;北美人民实际上不承认英国殖民统治权。

(2)北美殖民地思想家的独立主张广泛传播;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利益与英国的经济压榨政策产生尖锐矛盾并激化;英国以英王名义严厉惩处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

(3)美国是英国最重要的棉花供应地,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保证;英国从美国大量进口棉花,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其中既有殖民扩张的腥风血雨,也有工业革命的蓬勃繁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和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兹为增加本国船运和鼓励航海,本届国会及其权力机关规定:自公元1651 年12 月1 目起及从这以后,亚洲、非洲或美洲,或该三角洲的任何部分……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生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爱尔兰共和国,或所有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  

——引自英国《航海条例》1651年

材料二    英国的物质生存是建立在商业和工业基础之上的,英国人担当了在全世界传播文明的伟大使命。因此他们的商业精神驱使他们遍历四海五洲,同各野蛮民族相接触,创造新的欲望;提倡新的产业,而且是首先使他们( 这些野蛮民族) 放弃不法横行的生活方式,知道尊重私有财产,接待外人友善礼貌,成为了这些为商业所必须的条件。

——引自黑格尔《历史哲学》《航海条例》

材料三   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  

材料四  “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向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了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回答:

(1)材料一引自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由此引发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黑格尔评价英国的海外行动是否正确?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重新评价英国的海外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英国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打击荷兰海上势力,维护自身霸权。英荷三次战争

(2)不正确。积极:对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对世界,联系紧密,连成整体。   对殖民地,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消极:造成了殖民的落后与灾难

(3)前提,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资本,海外贸易,海外掠夺。 技术,手工工场积累了先进技术。劳力,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大量劳动力。市场,海外殖民地市场扩大 (4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市场开始雏形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最终完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世纪英国和世界航运能力(千吨):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材料2:从1783年到1870年这一时期,许多英国人的 勃勃雄心是非常明确的。英国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国家。英国人要离开英伦三岛寻求商业机会,并在世界传播他们的价值观。

材料3:这是否是因为正在迅速工业化的英国现在能大规模地调动资源,组织力量和先进的军事技术,没有一个亚洲国家能够抵挡,因而印度首先被拿来开刀是活该倒霉?或者是另一种情况:被政治动乱弄得四分五裂的印度已病入膏肓,完全无力抵御任何外来威胁。

材料4:此刻英国政府的权力遵从上帝的旨意,成为在世界广大地区维护和平和秩序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从而有助于在数百万人中传播上帝的赐福与文明。

——材料2、3、4均摘录于[英]P.J.马歇尔《剑桥大英帝国史》

(1)依据材料1,说明19世纪世界航运业发生的变化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世界航运业所处的地位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材料2、3、4中关于英国在全球扩张的因素。结合材料1以及相关知识,指出哪一个因素才是英国建立起世界帝国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述19世纪英帝国对世界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变化:世界航运业飞速发展,使用机器动力的船只远远超过帆船。地位:英国处于领先地位。原因: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并占据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2)因素:英国人不安分或者野心勃勃;迅速工业化的结果;被殖民国家政治动乱;遵从上帝的旨意。根本原因:工业化提供了技术基础、组织基础与军事基础,为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奠定了基础。

(3)英帝国在工业革命基础上通过殖民扩张在全球建立起自己的市场,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给殖民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将先进的技术与自己的价值观念传播到世界各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机械化的大生产方式,使得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     ]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材料二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工厂法》,规定了保护童工的健康与道德法案,这被视为现代社会立法的开端。19世纪20--70年代,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工厂法》、《工会法》、《矿井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等社会法规。保护童工、女工的基本权利,并逐步发展到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等等。此后,劳动法的兴起成为各国社会立法的重要方向。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欧洲思想和文化领域有何反映?

                                                                                                                                                                 

(3)针对上述突出的社会问题,英国在社会领域采取了什么举措?这些举措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

(1 )政治上,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或资本主义代议制);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科技上,牛顿的贡献促进了近代科学形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大量的科技革新)。

(2 )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阶级矛盾激化等。反映:在思想领域出现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在文学领域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等。

(3 )举措: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影响: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历史上,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始终掌握领先的法宝,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请回答:

(1)在英国崛起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因素在于它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请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其表现和实现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45年7月,艾德礼取代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依据材料三指出艾德礼大选获胜的原因及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它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表现: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或君主立宪制);实现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实现。

(2)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阶级矛盾激化。

(3)原因:承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赢得民心。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

(4)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民为本、保护人民利益;注意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下一知识点 : 第二次工业革命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