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共1061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⑴中国明清时期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 “ 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其经济根源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 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⑵材料二中18世纪西方出现“三大革命”,分别是指当时欧洲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试简要说明它们是怎样催化“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 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⑶材料三中“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 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潮的传播对中国的冲击是如何使“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⑴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中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才刚刚萌芽;而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已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⑵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为理性主义文化的蒸蒸而生提供了政治条件。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得到空前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理性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启蒙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统治,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是理性主义文化发展的直接表现。
⑶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幅图反映的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变革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产力方面,图三与图四各自反映了什么重要突破?分别指出图三与图四的技术发明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四所反映的技术变革与图三所反映的技术变革相比,在发明创造的人才素质、开展范围及其部门方面具有什么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面所示工具的推广分别会给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第一次工业革命,铁路交通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了工业革命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通讯工具的发明。
(3)国际格局:第一次,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第二次,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
(4) 动力工具和交通工具。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西门子电车的问世表明电力已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5)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匠或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都是科学家或工程师。工业革命开始只限于英国,后来逐渐发展到其它国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多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主要在轻工业部门展开;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以重工业和电力业为主要领域。
(6)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出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烟尘增多,酸雨等大气污染问题。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
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的反抗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材料一:要理解农民的反抗,必须从这样的论断出发,即现代化、资本主义入侵传统的农民社会……对于农民社会来说意味着名副其实的灾难。
——霍布斯包姆
材料二:农民的革命行为对于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相反,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即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等等,反而是最有意义和最有成效的。
——根据【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
材料三:(70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全非。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
——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
材料四:《1500—1820年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倍)
——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
请回答:
(1)请以近代中国为例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在苏俄和苏联时期各有何表现?当时政府如何应对这种形式的“反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70年代的“集体经济”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国农民非暴力的日常反抗行为对制度创新有何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工业革命成就了农业革命”,也有人认为“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材料四的数据支持哪种观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或开启现代化),导致中国茸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引发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2)苏俄表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应对:实施新经济政策。苏联表现:农业集体化,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应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3)指人民公社制度。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引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4)观点: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理由:英国在工业革命前就已开始了农业革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都是农业先进的国家。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地又由西欧慢慢向其他地区转移。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 ]
正确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正确答案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
正确答案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应包括
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③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④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 ]
正确答案
下列事件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殖民扩张③两次工业革命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 ]
正确答案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制造这些机器了”。对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下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