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后,共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 ]

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B引发了三次科技革命

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引发了世界大战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早在18世纪下半叶,法国就开始引进英国新技术,工业发展曾出现了迅猛发展势头。但据记载,在1793年到1815年间,英国只从法国收到两次购买蒸汽机的请求。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法国发生了革命和战争,政局动荡与不安

B法国工业革命发展迅速,已进入完成阶段

C英国国内工人运动兴起,蒸汽机产量不足

D北美独立战争英法构怨,矛盾未能够消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的含义是

[ ]

A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

B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

C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

D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历史学家往往会用特定词汇来表示历史运动和历史潮流。“□□□□”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但同时期的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相结合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深刻变化。在□□□□中填上的词应该是

[ ]

A圈地运动

B光荣革命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不久,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描写当时西方某国家:“帆樯云集,百货流通,富饶遂为西国之最。”该国家应是

[ ]

A荷兰

B英国

C西班牙

D美国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

[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蒸汽机的发明

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C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D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世界博览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奥林匹克盛会”美誉,展示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取得的最先进成就。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不可能能展出的是

[ ]

A火车机车

B汽船

C万能蒸汽机

D内燃机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第二次工业革命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