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工业上冶炼冰铜(mCu2O•nFeS)可得到粗铜,在空气中煅烧冰铜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该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是导致酸雨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完成下列填空:

(1)为了降低污染气体A的排放,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填序号)吸收.

a.浓H2SO4       b.浓HNO3        c.NaOH溶液      d.石灰乳

(2)已知铝在高温下能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将铝与泡铜发生反应从而得到粗铜.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每当有1mol铝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个数为______

(3)SO2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时,得到的盐为Na2SO3或 NaHSO3.通过计算回答:将0.3mol SO2通入100mL含0.4mol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盐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解:(1)气体A为SO2,可用碱液吸收,则应用NaOH或氨水,故答案为:cd;

(2)Cu2O与Al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u和Al2O3,反应的方程式为3Cu2O+2Al6Cu+Al2O3,由方程式可知1mol的铝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所以转移电子数为:3×6.02×1023;故答案为:3Cu2O+2Al6Cu+Al2O3;3×6.02×1023

(3)0.3mol的SO2通入氢氧化钠全部生成亚硫酸钠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6mol,完全转化为亚硫酸氢钠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3mol,而实际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4mol,设Na2SO3的物质的量xmol,NaHSO3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解之得:Na2SO3 的物质的量为0.1mol;NaHS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答:Na2SO3 的物质的量为0.1mol;NaHS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

解析

解:(1)气体A为SO2,可用碱液吸收,则应用NaOH或氨水,故答案为:cd;

(2)Cu2O与Al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u和Al2O3,反应的方程式为3Cu2O+2Al6Cu+Al2O3,由方程式可知1mol的铝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所以转移电子数为:3×6.02×1023;故答案为:3Cu2O+2Al6Cu+Al2O3;3×6.02×1023

(3)0.3mol的SO2通入氢氧化钠全部生成亚硫酸钠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6mol,完全转化为亚硫酸氢钠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3mol,而实际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4mol,设Na2SO3的物质的量xmol,NaHSO3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解之得:Na2SO3 的物质的量为0.1mol;NaHS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答:Na2SO3 的物质的量为0.1mol;NaHS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些垃圾可以用卫生填埋或者焚烧或者堆肥的方法处理.下列垃圾中,不适合用这样的方法处理的是(  )

A秸秆

B废旧电池

C卫生纸

D纯棉纺织品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电池中含汞,填埋汞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必须回收处理,秸秆、卫生纸、纯棉纺织品可以卫生填埋或者焚烧或者堆肥的方法处理,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做法不能有效改善大气质量的是(  )

A大量生产、使用能过滤PM2.5的口罩

B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C开发利用太阳能、氢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D研究廉价、高效的催化剂,以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大量生产、使用能过滤PM2.5的口罩,外出时使用PM2.5口罩,可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但未能减小有害物质PM2.5的排放,不能从根本上对“雾霾”等灾害性天气治理,故A选;

B.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2SO2+2CaCO3+4H2O+O22CO2+2CaSO4•2H2O(石膏),最终能制得石膏,减少环境污染,故B不选;

C.太阳能、氢能、风能等能源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且能减小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能有效改善大气质量,故C不选;

D.CO和N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研究廉价、高效的催化剂,2NO+2CON2+2CO2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能有效改善大气质量,故D不选,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废弃物处置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将除铁锈后残余的稀硫酸倒入废液缸中

B将制备氧气后残余的二氧化锰回收利用

C将还原氧化铜后残余的一氧化碳点燃

D将用剩的白磷溶解于CS2后倒入垃圾箱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将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液应该倒入专门的废液缸中,进行妥善处理,不可随便的导入下水道中,故A正确;

B、将制备氧气后残余的二氧化锰通过溶解过滤,然后回收利用,故B正确;

C、一氧化碳有毒,可以将其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故C正确;

D、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用剩的白磷倒入垃圾箱会引发火灾,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

B酒精可用来消毒是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

C废弃的金属、纸制品、塑料、玻璃均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胶体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混合物,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5μm=2.5×103nm,不属于胶体,其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乙醇不具有强氧化性,酒精可用来消毒是由于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细菌,故B错误;

C.废弃的金属可回收再冶炼,纸制品回收制成纸浆,塑料回收再利用,玻璃也可回收再利用,以上均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故C正确;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生产中三废的处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