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法律制度
- 共4468题
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有下列( )等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未在规定的阶段性时间内支付劳动报酬的
C.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医疗保险费的
D.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E.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正确答案
A,D,E
解析
暂无解析
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 )
A.定金
B.保证金
C.保证物
D.抵押金
E.抵押物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用人单位的先合同义务。
[要点透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规定,属于企业职工的范围有( )。
A.全职职工
B.兼职职工
C.临时职工
D.董事会成员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职工薪酬中的“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包括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人员等虽与企业未订立劳动合同或企业未正式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
下列有关集体合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集体合同由劳动者共同与用人单位签订
B.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C.集体合同是要式合同
D.集体合同签订后,劳动者个人不必再与企业签订单个的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考点] 集体合同的特征
[解析] 《劳动法》第33条: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第34条: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35条: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至于C项,根据《劳动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集体合同也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为要式合同。
事实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权益受( )的保护。
A.劳动法
B.民法
C.经济法
D.企业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法的规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只是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但事实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权益仍然受劳动法的保护。
甲、乙两人在机械厂的同一车间工作。某日上班时,甲因疏忽大意,操作不当,致乙右臂伤残。有关该事件的下列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
A.假设乙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也不能由机械厂另行安排工作,则机械厂仍不得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
B.乙所受损失应向甲要求赔偿
C.机械厂工会对该厂解除与甲或乙的劳动合同无权提出意见
D.机械厂在对乙作出相应经济赔偿的前提下可以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劳动法》第29条和第30条有关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
下列情形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的有( )。
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乙签订劳动合同,为期一年,工作内容是甲安排乙在衣服中夹带黄金交于广州某人
B.某公司招聘启事中称,拟招聘文秘人员3名,3名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后,发现他们的实际工作是筛选砂石
C.用人单位甲与劳动者乙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缺少劳动保护条款
D.甲与乙签订的劳动合同没有约定试用期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张某系某广告公司的产品推广部门人员,张某与该广告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书面劳动合同,现在该广告公司因企业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在和本单位的工会商量,并听取相关职工的意见后,决定裁减30名员工,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广告公司决定裁减人员方案必须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才可以裁减人员
B.如果张某系家中独子,且尚有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该广告公司应该优先留用张某,不可以因其工作业绩平平,而首先将其辞退
C.如果张某被该广告公司裁减后,一直找不到工作,该公司1年后又重新招录新职工,该广告公司应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张某
D.该广告公司应该支付张某一定的经济补偿金才可以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考点]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41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虽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1款规定裁减人员,在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张某有父母需要扶养,所以应优先留用,故B应该选;用人单位在6个月内重新招人的才优先招用张某,而不是1年的期限,所以C不应该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该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并且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故AD项应该入选。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有权实施经济性裁员的情形有()。
A.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B.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C.股东会意见严重分歧导致董事会主要成员更换的
D.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E.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正确答案
A, B, D, E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规定。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由于经营不善等经济原因,一次性辞退部分劳动者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20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提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要裁员的;(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BDE。考点 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 )。
A.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的事项
B.保障从业人员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C.保障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事项
D.保障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获得民事赔偿的事项
E.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正确答案
A,B,E
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
A.在试用期内
B.用人单位以暴力手段强迫劳动
C.用人单位以威胁手段强迫劳动
D.劳动者因工负伤
E.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下列关于集体合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不能订立集体合同
B.集体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即发生法律效力
C.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除外
D.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考点] 集体合同的法律规定[解析] A项说法错误,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可以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 B项说法错误,因为集体合同在双方签字盖章后还需要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只有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才生效。c项说法错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同样适用集体合同的规定。D项说法正确,如果是因为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则不可以提起仲裁或诉讼,而应当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协调。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是( )。
A.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B.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C.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
D.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劳动合同法》第72条第2款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所以选择C项。
李某(17周岁)是甲公司招用的职工,双方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李某为发泄对公司的不满,在公司产生的饮料中放人了污物。请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选项
A.李某与公司之间成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B.甲公司可以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C.李某与甲公司之间成立的劳动合同是可撤销的合同
D.在试用期内,公司不能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测试点] 劳动合同无效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解析] 《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本题中的劳动者李某已经年满17周岁,因此该劳动合同主体合格。且从题目告知的信息来看,也不存在诸如“采用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合同形式不合法等合同无效情形,因此该劳动合同应认定为有效,A、C项错误。 根据《劳动法》第25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李某在试用期内“在公司生产的饮料中放人污物”的行为符合此条规定的第一项,用人单位可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合同,故B项正确,而D项错误。答案为B。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需要提前通知劳动者
A.甲故意杀人,已经被判刑
B.乙在担任保管员期间,从仓库偷拿产品,价值达8000元
C.在试用期内,丙表现出的工作能力不符合单位的要求
D.丁违反交通规则,被交警罚款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考点]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解析] 依《劳动合同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七)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十)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十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十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十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十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本题中,A项符合第(7)项,B项符合第(4)项,C项符合第(2)项,而D项中,丁某只是受到治安处罚,而不是刑事处罚。所以答案为ABC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