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法律制度
- 共4468题
甲因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公司研究决定,从2007年 8月1日起解除与甲某的劳动合同。2008年2月公司濒临破产,在2008年2月26日法定整顿期间,乙某成为被裁减人员。
劳动者在( )情形下,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A.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B.在试用期内的
C.严重失职的
D.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甲因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公司研究决定,从2007年 8月1日起解除与甲某的劳动合同。2008年2月公司濒临破产,在2008年2月26日法定整顿期间,乙某成为被裁减人员。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有( )情形时,用人单位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A.某单位司机李某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B.某单位发现王某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
C.史某在工作期间严重失职,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
D.职工姚某无法胜任本岗位工作,经过培训仍然无法胜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2010年4月,某市劳动行政部门在对甲公司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甲公司存在下列问题:
(1)有8年工作年限的张某提出年休假5天,甲公司认为,由于张某2009年请病假累计已达40天,拒绝了张某的请求。
(2)2009年国庆节,甲公司安排王某(日工资标准为200元)加班,王某要求甲公司支付600元的加班费,遭到甲公司的拒绝。
(3)2009年4月1日,甲公司与孙某订立了1年期劳动合同,双方约定了试用期,试用期满月工资为1200元。甲公司所在地的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000元。
(4)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出资30万元送赵某到国外参加技术培训2个月,双方约定了5年的服务期。2009年11月1日,赵某发现甲公司未为自己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赵某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以赵某未完成约定的服务期为由,要求赵某支付赔偿金。
(5)2009年6月1日,实际工作年限为8年、在甲公司已经工作4年的杨某因病请长假休息。杨某的月工资为2000元,病休期间,甲公司向杨某支付的病假工资为600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800元。2009年8月1日,甲公司与杨某于3年前订立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甲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要求: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分析回答下列第60~64小题。
根据(2)所提示的内容,下列表述符合规定的是( )。
A.甲公司安排王某在法定休假日工作,应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王某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给王某工资
B.甲公司安排王某在法定休假日工作,应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王某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给王某工资
C.如果甲公司不向王某支付加班费,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甲公司限期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甲公司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王某加付赔偿金
D.如果甲公司不向王某支付加班费,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甲公司限期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甲公司按应付金额100%以上200%以下的标准向王某加付赔偿金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析]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在某国有企业工作的吴某,在向该企业递交辞职书的第2日不辞而别,对这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该企业决定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企业有权要求吴某赔偿单位下列哪些损失?
A.该单位招收录用吴某时向有关管理机构交纳的200元行政管理费用
B.企业为培养吴某,曾派他到国外学习,企业为此支付培训费用1万元
C.由于吴某不辞而别,企业没有及时找到人员顶替吴某的工作,由此给该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
D.由于吴某不辞而别,给该企业生产造成间接经济损失4万元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本题中吴某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4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因此,吴某应该赔偿单位200元行政管理费用、1万元培训费用、2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因此本题应选ABC.
某企业雇员王某2009年12月29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王某在本企业工作年限9年,领取经济补偿金87500元,领取12月工资3500元。假定当地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000元,王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
A.4500元
B.4925元
C.4410元
D.4245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超过上年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部分=87500-10000×3=57500(元);折合月工资收入=57500÷9=6388.89(元) 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6388.89-2000)×15%-125]×9=4800(元);领取工资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3500-2000)×10%-25=125(元);合计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4800+125=4925(元)
用人单位在下述哪些情形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
A.劳动者患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B.劳动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C.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调整工作岗位或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D.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考点] 劳动合同的解除
[解析] 《劳动法》第2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依此,本题8C为正确答案。A项条件不足,D项属于即时解除的情形。劳动合同的解除属于考试的重点,考生应当理解记忆。
以下用人单位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李某与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李某向公司交纳押金1000元,如果李某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则扣除押金。李某某日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将其押金全部扣除,并将李某辞退
B.陈某与某公司签订了期限10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公司向陈某免费提供住房一套,如果陈某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公司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陈某应退回住房。陈某由于患病,医疗期满后仍无法胜任工作,公司给陈某调整了工作岗位,陈某仍无法胜任,公司遂解除与陈某的劳动合同,并收回住房
C.王某与某公司签订期限5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内王某不能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王某单方面解除,要向公司支付5万元的违约金。王某签约后不到4年考上了博士研究生,遂辞职,公司要求王某支付 5万元的违约金
D.杨某与某公司签订期限1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杨某在合同有效期限内不能怀孕,如果怀孕,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杨某签约3个月后不慎怀孕,公司遂将杨某辞退
正确答案
B,C
解析
《劳动意见》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A选顷中,公司向李某收取押金的行为违反了该条规定,因此该约定无效,公司无权将李某的押金扣除,所以A选项不正确。 B选项中陈某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具有法律拘束力,陈某与公司均应当遵守,陈某的情形符合《劳动法》第26条第(1)项规定的情形,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也有权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收回住房。 《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31条第2款规定:“本条规定了劳动者的辞职权,除此条规定的程序外,对劳动者行使辞职权不附加任何条件。但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者要依法承担责任。”根据该条规定可知,劳动合同可以对劳动者行使辞职权附加条件或者限制劳动者的辞职权,所以c选项中公司有权规定违约金条款;也有权在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D选项中的劳动合同约定杨某不能在合同有效期内怀孕,如果怀孕则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9条第(3)项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无权解除劳动合同,所以该规定违反了《劳动法》,为无效条款,公司无权在杨某怀孕后解除劳动合同。
在某国有企业工作的吴某,在向该企业递交辞职书的第2日不辞而别,对这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该企业决定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企业有权要求吴某赔偿单位下列哪些损失
A.该单位招收录用吴某时向有关管理机构交纳的200元行政管理费用
B.企业为培养吴某,曾派他到国外学习,企业为此支付培训费用1万元
C.由于吴某不辞而别,企业没有及时找到人员顶替吴某的工作,由此给该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
D.由于吴某不辞而别,给该企业生产造成间接经济损失4万元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考点]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解析] 《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因此,吴某不辞而别的行为显然已经违反了该条的规定。 《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该条没有具体规定赔偿的范围。结合劳动法基本理论和劳动部关于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的赔偿办法的规定,劳动者应赔偿的损失应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因此A、B、C三项均为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吴某赔偿的损失。
新华公司与梁某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如新华公司未按期向梁某支付约定的劳动报酬则合同自行终止。该劳动合同履行8年后,新华公司拖欠梁某工资。新华公司主张合同自行终止,梁某则主张解除合同。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该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自行终止
B.梁某可以随时通知新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C.新华公司应当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
D.新华公司无须向梁某支付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测试点] 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主张理由的合法性。[解析] 《劳动法意见》第20条第2款规定:“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将法定解除条件约定为终止条件,以规避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承担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义务。”而《劳动法》第32条第3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此为法定的解除条件。因此,本案中有关终止条件的规定是违法的,应归于无效,所以梁某可以随时通知新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B正确,A错误。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1)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2)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3)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4)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5)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因此C正确,D错误。
某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下列经济补偿方面的做法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是( )。
A.职工小王的试用期刚过一半,被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决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试用期的全部工资,但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B.职工老陈尚未达到退休年龄,但决定提前办理退休手续,企业告知,此情况下只支付养老金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C.职工许胜在劳动合同解除后,根据有关规定将领取失业救济金,企业决定从经济补偿金中作适当扣除
D.职工刘荷因患病被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发给经济补偿金,同时发给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并在经济补偿金中作相应抵偿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暂无解析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不约定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下列各种情形,哪些不符合《劳动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 )
A.李某刚刚大学毕业,就与一家广告公司订立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张某与其所在的电器公司签订了一份5年期限的劳动合同。2006年5月合同期满,张某继续在该公司工作,用人单位没有提出异议,则双方的劳动合同从2006年5月起启动成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C.宋某在某投资公司连续工作了12午后,双方协议延续订立合同,但宋某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合同,该投资公司对此要求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
D.某海运公司解除了与陈某的劳动合同,并以与陈某订立的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为由拒绝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考点] 劳动法适用范围
[解析] A选项,《劳动法意见》第20条第1款规定,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只要达到一致,无论初次就业的,还是由固定工转制的,都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见,初次就业就签订该类合同并无不妥,故A项正确。
B选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可见,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订立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在上述情形下,双方的劳动合同并不能自动转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是按照原来的合同继续执行。故B项错误,入选。
C选项,《劳动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见,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2年后,有权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故C项错误,入选。
D选项,《劳动法意见》第20条第2款规定,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将法定解除条件约定为终止条件,以规避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承担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义务。可见,解除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的,否则该条的禁止性规定便没有必要了。故D项错误,入选。
张某与某饭店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终止前的1个月,张某表示合同到期后不再与饭店续订合同,但饭店人事部负责人提出:“要调走可以,但必须交齐后3年的培养费200元,然后才给办理调动手续。”这是根据饭店制定的《饭店员工须知》中“凡到饭店工作的人员至少应服务5年”的规定,2年劳动合同虽已到期,但至少还应续签3年,如果张某不续签,则应赔偿培训费1200元。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
A.因张某是该饭店员工,饭店制定的《饭店员工须知》对张某具有约束力,张某应赔偿1200元后方能解除合同,这并不违反《劳动法》
B.张某2年劳动合同到期后可以终止合同,饭店不得强迫张某缴纳1200元培养费,《饭店员工须知》中的规定因违背了《劳动法》而无效
C.若张某对饭店此决定不服,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D.张某对饭店此决定不服,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合同即行终止,一方不得强迫另一方延长劳动合同期限,延续劳动合同的效力,也不得设定新的义务。用人单位规章与《劳动法》相违背的无效。依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依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资料二] 2010年12月1日,某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5名劳动者对甲公司提起的仲裁申请,具体情况如下:
(1)王某,2010年4月1日正式到甲公司上班,双方约定月工资为3000元,王某多次要求甲公司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甲公司均予以拒绝;王某遂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与甲公司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依法支付2倍工资。
(2)刘某,2007年8月1日正式到甲公司上班,签订1年期劳动合同,该合同到期后,双方又续订了2次1年期劳动合同,现最后一次续订劳动合同已到期,刘某要求甲公司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甲公司予以拒绝。
(3)赵某,2006年9月1日正式到甲公司上班,月工资6000元,甲公司一直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现要求自2010年12月1日与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当时已通知甲公司),并要求甲公司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
(4)张某,月工资5000元,2007年8月1日正式到甲公司上班,与甲公司的争议包括:
①2010年9月份、10月份多次按照公司要求加班,但是公司未向其支付加班费,也未安排其补休,加班的具体情况如下表: ②2010年11月30日,已经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甲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5)李某,2009年11月15日到甲公司上班,双方签订一年期劳动合同,月工资为4000元,现合同到期,甲公司提出如果降低薪水500元可以与李某续订劳动合同,李某不同意,要求甲公司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题:
根据规定,赵某有权要求甲公司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数额为( )元。
A.15000
B.18000
C.27000
D.30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因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而解除劳动合同的,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工作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但最早计算至2008年1月1日;在本案中,2008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共2年,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1日共11个月,超过半年按1年计算,因此赵某有权要求甲公司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数额=6000×3=18000(元)。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下列情形中,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是( )。
A.用人单位未提供足够的劳动保护,以致劳动者受伤
B.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
C.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医疗保险
D.用人单位以欺骗的手段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依照下述情形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6)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7)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故选ABCD。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规定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可导致劳动合同关系终止的有()。
A.劳动合同期满
B.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C.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D.女职工在哺乳期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选项D: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既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