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 )。

A.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B.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C.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D.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①劳动合同期满的;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③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④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⑤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⑥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第②、⑤、④条可知,选项A、B、D均属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选项C“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属于用人单位既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延续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的情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D。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以下用人单位的做法不违反法律的是( )

A.张某是某工厂电工,由于张某严重违反操作规范导致工厂高压电线漏电,张某被电击伤后截肢,工厂因为抢修高压电线停产 1天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工厂将张某开除,并拒绝向其支付经济补偿
B.王某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王某3年内不许结婚,如果结婚,劳动合同立即终止。王某进公司后不到2年即结婚,公司将王某辞退,并拒绝支付经济补偿
C.某工厂因生产经营困难裁减人员,被裁减人员领取了失业救济金,工厂扣除失业救济金的数额后发放经济补偿
D.李某在某公司连续工作10年,劳动合同期满后,李某要求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表示不再与李某续签任何劳动合同,并且拒绝支付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考点] 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解析] 根据《劳动法》第25条第(2)项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意见》第30条,《劳动法》第25条的效力高于《劳动法》第29条,A选项中,虽然张某是工作期间受伤,并且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但是张某的受伤是因为自己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所以单位有权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并且根据《劳动意见》第39条的规定,单位有权拒绝支付经济补偿。 虽然根据《劳动意见》第38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B选项中用人单位与王某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违反法律,因此根据《劳动法》第18条,劳动合同的这个条款无效,单位无权根据这个条款终止劳动合同,所以B选项中用人单位的做法违反法律规定。 《劳动意见》第43条规定:“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对符合规定的劳动者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不能因劳动者领取了失业救济金而拒付或克扣经济补偿金,失业保险机构也不得以劳动者领取了经济补偿金为由,停发或减发失业救济金。”根据该条规定,c选项中用人单位的做法违反法律规定。 《劳动法》第20条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根据该条规定,必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才有权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D选项中,劳动合同期满,单位有权不续签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劳动意见》第38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国家另有规定,可以从其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的,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所以D选项中用人单位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

A.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B.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
C.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
D.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①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②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③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④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⑤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第③、④、⑤条可知,选项A、B、C均属于用人单位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只有选项D“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

A.深圳某个体服装生产企业非法延长劳动工作时间,为防止职工早退,企业将生产车间大门紧锁,员工进出必须由保安人员审查同意
B.刘某与一家外资企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支付方式为按月支付,后该外资企业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停发刘某三个月工资,声称三个月后连本带息补发
C.张某与某建筑工程队签订劳动合同后,在试用期内感觉体力不支,萌生辞职念头
D.魏某因工负伤,治疗期满伤愈出院后欲到一家工作条件较好的单位工作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A、B、C三项情形下劳动者均可随时通知对方解除劳动合同。但D项不属此列,应依第三十一条规定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方可解除劳动合同。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宋红大学毕业后到一科研所工作,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约定:宋红向科研所保证五年之内不离开科研所,如调动则需支付科研所违约金一万元;科研所分配给宋红住房一套。三年后宋红赴国外自费留学,答应科研所学习后再回来。科研所提出宋红如果回来保证接收,但现在宋红提出提前解除合同,宋红需支付违约金,退出房屋。宋红不同意,双方遂起纠纷。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

A.宋红无须支付违约金一万元,也无须退出房屋
B.宋红无须支付违约金,但应退出房屋
C.宋红应退出房屋,并支付违约金
D.宋红应支付违约金,但无须退出房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本题是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问题。根据《劳动法》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既然宋红和科研所在自愿基础上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应当遵守合同的规定,现在宋红违反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当然应当支付违约金并退还房屋。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乙公司在李某与甲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许诺给李某更高的报酬,与李某签订了劳动合同,给甲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乙公司对此应承担的责任是:

A.行政责任
B.说服李某回甲公司工作的责任
C.解除与李某签订的合同的责任
D.连带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测试点] 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解析] 根据《劳动法》第9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某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尚未期满,甲某拟解除劳动合同,甲某应当提前 ( )通知用人单位。

A.10日
B.20日
C.15 以书面形式
D.30日以书面形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陈某是某化工大学研究生,精通英语、法语,毕业时选择了北京一个以化妆品研发为主营业务的甲高科技公司,公司人力资源部与其签订合同时,告知他月薪暂定为3000元,劳动保护等条件由公司保障,待试用期满转正后工资会提高到5000元。陈某考虑到,虽然工资较低,但能够解决北京市户口,便和公司签了一份3年
期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附本中同时印有已经工会通过的公司《员工手册》。
陈某入公司不久,遇上甲公司与法国的乙化妆品公司合作,甲公司引进乙公司的技术和设备。乙公司为甲公司培训技术人员,培训期为6个月。公司考虑到陈某精通英语、法语,随即派他出国培训,同时签订一份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要求陈某必须为公司服务5年,如果提前离职,未履行劳动合同期,陈某每年要支付3万元的违约金,陈某同意并签字。6个月培训结束后,陈某被安排到科研一线,并指导培训基地员工工作。3个月后,陈某要求将其3000元工资提高到事前承诺的水平,但甲公司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占用资金为由拒绝,于是陈某有了辞职的想法。向甲公司提交辞职书,并在网上求职,寻找了另一家公司。在办交接手续时,人力资源部提出陈某在该公司工作未满一年,但享受了职工的一切待遇。现在离5年的服务期还有4年多,要求陈某至少支付12万元的违约金,陈某不同意,便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甲公司支付他出国期间6个月的工资,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及公司以办理北京户口为名收取的5000元押金。公司法律顾问答辩时称,《员工手册》已写明,员工在国外培训时,每月领取出差补助,出差补助包括当月工资及培训费。陈某出差补助是每月1000欧元,折合人民币1万元,已超过其工资,陈某否认看过《员工手册》。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陈某的下列请求得不到支持的有()。

A.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B.为办理户口支付的5000元押金 
C.支付出国期间的工资 
D.解除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以下案件中,确定当事人的做法哪项是正确的( )

A.甲公司因乙国有企业欠款不还诉至法院,审理期间,乙企业未经清算即被上级主管部门撤销,法院将该上级主管部门列为共同被告
B.林甭未同自己所在的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便接受乙公司的聘用,甲公司起诉林甭,法院追加乙公司为共同被告
C.清南晚报社刊登其其格投稿的照片一幅,乌兰以照片侵犯自己肖像权为由,以其其格为被告,诉至法院
D.甲雇乙为自己家浇地,乙不慎将丙家地里的菜淹死,丙以甲和乙为共同被告诉至法院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点] 诉讼当事人的确定[详解] 《民诉意见》第51条规定:“企业法人未经清算即被撤销,有清算组织的,以该清算组织为当事人;没有清算组织的,以作出撤销决定的机构为当事人。”故A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列新的用人单位为第三人。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可以列劳动者为第三人。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列为共同被告。”故B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6条规定:“因新闻报道或其他作品发生的名誉权纠纷,应根据原告的起诉确定被告。只诉作者的,列作者为被告;只诉新闻出版单位的,列新闻出版单位为被告;对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都提起诉讼的,将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均列为被告,但作者与新闻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作品系作者履行职务所形成的,只列单位为被告。”故C正确。《民诉意见》第45条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佣的人员在进行雇佣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故D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者提前1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B.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C.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D.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不能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用人单位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

A.小王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小李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小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违规操作,给公司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D.小陈已经怀孕3个月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析]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选项BD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甲某2006年大学毕业到A公司工作,双方于2006年5月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甲的工资为每月3000元,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工资为 2500元,合同期限为两年。
2008年甲某被公司选中参加了某特殊职业技能培训,为此公司花费培训费5000元,甲某参加培训的差旅费5000元,双方另行签订培训合同,合同约定甲某至少应当为A公司服务五年,如果由于甲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甲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必须支付A公司违约金10000元。
2009年2月,甲某在周末自驾游活动中发生车祸落下残疾,医疗期满后也无法再从事A公司的工作,此时正值两年劳动合同到期,A公司选择不再与甲某续约,甲某则主张双方的劳动合同依然有效,双方发生争议,请结合《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回答94-97题。
针对2007年甲某与A公司订立的培训合同,下列观点正确的是哪项( )

A.只有培训费5000元可以作为服务期违约金的计算依据,差旅费不能作为计算依据
B.培训费和参加培训的差旅费都可以作为服务期违约金的计算依据,但是应当逐年分摊
C.双方约定的服务期5年是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因为法定不能超过3年
D.双方约定的支付服务期违约金的条件不合法,并不是所有甲某主动提出的解除合同的情况都应当支付违约金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考点] 服务期相关规定
[详解]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2条第1款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仆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另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6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 22条第2款规定的培训费用,包括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因此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错误,《劳动合同法》并未对服务期的长短做出明确的限制性规定。D项说法正确,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一)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二)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三)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四)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五)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
题型:简答题
|
不定项选择

黄某与某企业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包含了以下内容,其中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是:

A.试用期为1年,1年后转为正式工
B.试用期内黄某不得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C.试用期满后,黄某要求解除合同时,需提前60天通知单位
D.一般情况下每日工作8小时,但在3、4、5月份工作任务繁忙时,每日加班2小时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第32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黄某每天加班2小时,每月的加班时间便超过了《劳动法》的规定。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有关劳动合同的终止与解除表述正确的有( )。

A.劳动合同订立后,双方当事人不得随意终止劳动合同
B.劳动合同的解除包括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和劳动者单方解除
C.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不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D.用人单位进行预告解除合同和经济性裁员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E.当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用人单位享有单方解除权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解析] 1Z304022掌握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解除。
[解析]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冯某对甲公司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B.乙公司对甲公司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C.甲公司有权直接起诉乙公司
D.甲公司无权直接起诉冯某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考点]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的保密事项的赔偿责任
[解析] 《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本题中,冯某违反与甲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保密事项,给甲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以A选项正确。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7条规定:“因赔偿引起争议的,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办理。”根据该条规定,甲公司与冯某之间因赔偿引起的争议应当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规定办理,按照《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必须先申请仲裁,因此甲公司要求冯某赔偿的,只能先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决定不服的,才能向法院起诉,所以D选项正确。
乙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侵害商业秘密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甲公司作为受害人有权要求甲公司赔偿损失,也有权直接提起诉讼。所以BC选项正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