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夫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语中国前途》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名言

材料三: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是什么?(2分)孙中山为顺应“世界之潮流”主要做了什么贡献?有何主要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哪些贡献?(列出其中三件)(6分)

(3)从三个阶级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不同结局来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正确答案

(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反帝反封建)(2分)

主要贡献:领导了辛亥革命(或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确立共和政体)。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分)

意义: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给6分)

(2)努力:提出民主革命纲领、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组织五次反“围剿”、进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6分)

(3)启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4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从中国近代历史分析论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要求:论据充足,有条理)(10分)

正确答案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等救国方案,说明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斗争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身上,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当洪仁玕写出了《资政新篇》后,有人说:“若无天京变乱,我们就会在19世纪中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

不同意这种观点。

《资政新篇》虽然是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当时无法实施。天京变乱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导致,其发生是历史的必然。19世纪中期,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虽然开始解体,但仍占                           统治地位,中国尚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所需的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即使太平天国胜利,也不可能由农民阶级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此题属于分析判断类型。回答此题步骤为:先判断材料中观点的正误;然后列举判断原因;最后结合题目具体要求综合评述材料观点。回答此题可分为三个论点:一是《资政新篇》无法实行;二是天京变乱的发生并非偶然;三是我国在19世纪不可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兴宝藏。凡金、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

———《资政新篇》

材料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义和团前期揭帖

材料四: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义和团后期揭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关经济方面的规定各体现了什么思想?从时代的要求看,这两种经济思想各具有什么鲜明的进步性?

(2)分析材料三、四,概括指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和前、后时期的斗争主张。

(3)为挽救民族危亡和争取社会进步,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但为什么他们的努力和斗争都失败了?请据上述材料和有关史实,对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自身的弱点进行简要分析,说明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注意:两个运动,任选其一说明即可)

正确答案

(1)思想:《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分土地,建立平等的理想社会。《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企业,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经济。进步性:《天朝田亩制

度》:提出推翻地主土地所有制,解除封建压迫,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原则,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2)原因: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西方教会势力猖獗,民族危机严重。主张:前期:扶清灭洋。后期:消灭了外国侵略者,再反抗清王朝。

(3)局限性:淤太平天国:理论:《天朝田亩制度》强调绝对平均,这在社会实践中既无法做到,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只是一种空想。《资政新篇》缺乏可行的社会环境和阶级基础,又与农民阶级的思想主张相抵触,因此未能实行。实践:缺乏全局战略,如北伐;不能持久团结,如天京变乱;骄傲自满,易受腐蚀。根本局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能提出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革命斗争,因而不能领

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于义和团:理论:“扶清灭洋”口号既缺乏对清廷本质的认识,又带有笼统排外性质。实践:缺乏统一部署,各地义和团互不统署;组织落后;盲目排外等。根本局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回答经济思想的进步性;第(2)问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3)问注意分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判断题:《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二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三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回答:

(1)阅读图一和图二,回答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准备怎样解决土地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材料三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资产阶级:平均地权。

(2)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3)辛亥革命评价:政治上,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资政新篇》、《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英国的《权利法案》,它们具有的共同点是

[ ]

A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布的

B都代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向

C都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

D都反映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主张

B《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私有制的主张

C《资政新篇》改变了《天朝田亩制度》在改造社会方案上的落后性

D《资政新篇》改变了《天朝田亩制度》所倡导的社会模式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 ]

A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B提出依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C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②后者很好地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

③两者都能很好地吸引农民积极参加革命斗争

④两者都顺应了近代化潮流

[ ]

A②③

B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太平天国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