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未有四肢已断,五脏已瘵(zhài,病),筋脉已伤,血轮已涸,而身犹能存者;则亦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尤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下列表述是对梁启超这番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

A国运兴衰取决于国民素养

B提倡西学,反对愚昧

C国民应当为国家而献身

D发展教育,振兴中华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康有为认为:“若美国之州郡并听自治,此则古公侯大国之封建,与德国联邦同矣。”结合所学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州郡自治”制度为宪法所确定

B德意志帝国仍处在封建割据状态

C中国古代分封制与西方近代联邦制相同

D德意志帝国联邦制下各邦的地位平等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给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朱熹笔下的孔子

C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陈独秀的孔子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梁启超说:“中国之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谚所谓室漏而补之,愈补则愈漏,衣敝而结之,愈结则愈破。”梁启超所说改革不见成效的根本原因是(  )

A顽固派力量过于强大

B没有改变君主专制制度

C改革力量弱小

D改革派手中没有实权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梁启超《变法通议》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