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实行君主立宪

B照搬西方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C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D依靠儒家思想进行托古改制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都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B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借用对待儒学态度宣传民主

C新文化运动者已经抛弃了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

D本质上都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袁行霈在《中华文明史》中论述到: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文中近代中国人对宪法的了解正确的是 ( )

①在此之前中国没有制订过宪法②早期维新派提出了立宪主张但没有实践

③百日维新中没有提出定宪法④清末“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郭蒿焘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这表明他

A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

B批评洋务派与日本在学习西方问题上都没有触及根本

C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学习西方技术

D认为既要学习西方技术,又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梁启超《变法通议》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