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
- 共11题
201I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目前,辛
亥革命百年庆典工程建设已经在武汉全面展开。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沉浸在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之中。原来的幻梦破灭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方殷的机会提出企图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一度恢复帝制。张勋拥戴宣统皇帝复辟。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为背景,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在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读经的逆流。这些戏剧一幕紧接一幕地在中国的舞台上演出。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曾概括地描述出当时的情景:“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材料二 现实有时是残酷的,人们在作出那样大的奋斗和牺牲以后,挽得的竟不是当初所期待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并不是包治中国百病的良药。多党制、议会制这一套从西方学来的东西在民国初年都尝试实行过。结果却不能解决中国的任何实际问题,而只是成为各派军阀、官僚,政客借以争权夺利的形式。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这种痛苦的经历,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说来是一件好事,旧的路走不通了,就会寻找新的出路,一场更加巨大的革命风暴正在孕育着,将要降临到中国的大地上。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纪念材料
(1)依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状况。(不得摘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材料中说:“旧的路走不通了,就会寻找新的出路”,随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怎样的出路?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以上材料,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历程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国际: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独霸中国;列强加紧在中国的争夺。国内: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出现尊孔复古逆流;各派军阀混战加剧。(说明:从“状况”回答且言之成理即可,比如:按政治、经济、思想加以分类概括)
(2)失败原因:照搬不适应中国国情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出路:辛亥革命失败后,1915年,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企图通过对维护封建制度的儒家思想的批判来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寻求到救亡的出路。结果: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但它并不是救亡的真正出路。
(3)说明:在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的双重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一历史重任必然要由无产阶级来完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