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由Fe2+制备Fe(OH)2的过程中,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

方法一:按照图1进行实验,容器A中的反应开始时,弹簧夹C处于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C,容器A中的反应仍在进行.最终在______容器中观察到白色沉淀,该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

方法二:按图2进行实验,最终在两极间的溶液中首先观察到白色沉淀.请从所提供的试剂或电极材料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①纯水②NaCl溶液③NaOH溶液④四氯化碳⑤CuCl2溶液⑥乙醇⑦Fe棒⑧植物油⑨碳棒

a为______,b为______,c为______,d为______.(填序号)

【探究思考】

实验表明上述实验中出现白色的沉淀会逐渐转变为灰绿色或绿色,那么如何解释出现灰绿色或绿色的现象呢?

(1)甲同学查阅资料后,得到Fe(OH)2如下信息:

阅读该资料后,你对上述实验中出现灰绿色或绿色的现象的解释是:______;资料中提及的微绿色Fe3(OH)8,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可写成______.

(2)乙同学依据配色原理:白色和棕色不可能调配成绿色或灰绿色的常识,认为绿色可能是形成Fe(OH)2•nH2O所致.用热水浴的方式加热“方法一”中生成的绿色沉淀,观察到沉淀由绿变白的趋势.加热时,“方法一”中弹簧夹C应处于______(填“打开”或“关闭”)状态,容器A中的反应须处于______(填“停止”或“发生”)状态.写出该实验中支持乙同学观点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实验设计】

方法一:关闭活塞C,A瓶内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的氢气不能排出而使瓶内气体增加,压强逐渐增大,把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压入B瓶内,氢氧化钠与硫酸亚铁发生反应而生成氢氧化亚铁的沉淀,因此,在B瓶内观察到沉淀产生,涉及的反应有:Fe+H2SO4=FeSO4+H2↑、FeSO4+2NaOH=Fe(OH)2↓+Na2SO4、H2SO4+2NaOH=Na2SO4+2H2O,

故答案为:B;Fe+H2SO4=FeSO4+H2↑、FeSO4+2NaOH=Fe(OH)2↓+Na2SO4、H2SO4+2NaOH=Na2SO4+2H2O;

方法二:按图2进行实验,最终在两极间的溶液中首先观察到白色沉淀,则阳极上铁放电生成亚铁离子,所以铁作阳极,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阴极,可以选用铁或石墨;

阴极上氢离子放电同时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所以可以选用氢氧化钠溶液或氯化钠溶液,为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则C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C可以选用植物油,

故答案为:⑦;⑨或⑦;⑧;②或③;

【探究思考】

(1)由资料信息可知,氢氧化亚铁为白色而氢氧化铁为棕色,二者的混合物呈现出绿色,因此实验中出现灰绿色或绿色的现象应是生成的Fe(OH)2部分被氧化而混入少量的Fe(OH)3的缘故;资料中提及的微绿色Fe3(OH)8,可理解为Fe(OH)2与Fe(OH)3的结合起的一种物质,其中既有+2价铁也有+3价铁,因此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时,8个氢原子应结合成4H2O,所以应写成:FeO•Fe2O3•4H2O,

故答案为:由于Fe(OH)2部分被氧化,混入少量的Fe(OH)3;FeO•Fe2O3•4H2O;

(2)验证乙同学的猜测要防止Fe (OH)2•nH2O被空气氧化,因此活塞C应处于打开状态,容器A中的反应也要继续进行,Fe (OH)2•nH2O受热分解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水,

故答案为:打开;发生;Fe(OH)2•nH2OFe(OH)2+n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Fe与水在高温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OH)2被氧气氧化为Fe(OH)3:___________________

③SiO2与C在高温下反应制取Si: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l2(SO4)3溶液与足量的NH3·H2O:___________________

②Si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③Cl2与Ca(OH)2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请写出由CO还原赤铁矿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写出铁粉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1)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为3CO+Fe2O32Fe+3CO2,故答案为:3CO+Fe2O32Fe+3CO2

(2)铁粉遇到高温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为3Fe(s)+4H2O(g)Fe3O4(s)+4H2(g),故答案为:3Fe(s)+4H2O(g)Fe3O4(s)+4H2(g).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I.硫酸铁糖衣药片是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剂.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测定其中铁元素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1)刮除药片糖衣称得样品ag,将其研碎后迅速溶解,配制溶液.操作如图所示,操作是否正确,______,如不正确,说明原因(正确可不填写)

(2)洗涤的目的是除去附着在沉淀上的______.(写离子符号)

(3)将沉淀物灼烧,冷却至室温,称得其质量为b1g,再次灼烧并冷却至室温称得其质量为b2 g,若b1-b2=0.3,则接下来的操作______,后通过计算可得出结果.

(4)有同学认为:上述流程中若不加入氯水,其它步骤不变,仍可达到目的.他的理由是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实验时,将AgNO3溶液和KI溶液混合,发现有黄色沉淀生成,振荡后迅速消失.大家经查阅资料后发现,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下列反应:AgI+I-

[AgI2]-

(1)甲同学设计了两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进行验证,请你协助他完成实验.

实验l:向浓Ⅺ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无沉淀生成.

实验2:向AgNO3溶液中滴加Ⅺ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再______.

(2)乙同学在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硝酸溶液,结果又出现了沉淀.请解释出现沉淀的原因______.

(3)丙同学在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氯水也可以看到沉淀,但由于溶液为黄色,分不清沉淀的颜色.大家通过查阅数据,分析认为产生的沉淀不可能是AgCl,所查阅的数据是______.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AgCl沉淀能溶于浓氨水.请写出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I.(1)容量瓶是专门配制精确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的仪器,本实验中须250.00mL溶液,精确到0.01mL,所以必须用250mL容量瓶,图中是200mL容量瓶错误,

故答案为:不正确;容量瓶应该是250mL;

(2)根据测定其中铁元素含量的实验步骤知,加入稀硫酸引入硫酸根离子,加入氯水引入氯离子,加入氨水引入氨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灼烧红棕色的固体,目的是得到三氧化二铁,否则灼烧前的固体中混有硫酸铁等杂质,须除去这些杂质,

故答案为:NH4+、Cl-、SO42-、OH-、;

(3)将沉淀物灼烧的目的是得到恒重的三氧化二铁固体,如果不恒重,说明固体中含有结晶水影响铁的含量的测定,所以固体须恒重,因实验室测固体用的是托盘天平,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克,所以将沉淀物灼烧,冷却至室温,称得其质量为b1g,再次灼烧并冷却至室温称得其质量为b2 g,若b1-b2=0.3,则接下来的操作是再次加热,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1克为止,

故答案为:再次加热,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1克为止;

(4)氢氧化亚铁中+2价的铁具有还原性,空气中的氧气具有还原性,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很快被氧气氧化,发生4Fe(OH)2+O2+2H2O=4Fe(OH)3,只有氢氧化铁,效果与加入氯水后最终的效果相同,

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

II.(1)甲同学设计了两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进行验证,AgNO3溶液和KI溶液混合,发现有黄色沉淀生成,振荡后迅速消失,实验操作中已经得到了黄色沉淀,根据可能发生的反应AgI+I-⇌[AgI2]-,知再继续滴加KI溶液,黄色沉淀溶解,

故答案为:继续滴加KI溶液,黄色沉淀溶解;

(2)乙同学在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硝酸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成单质碘,使碘离子的浓度降低,对于AgI+I-⇌[AgI2]-,反应物浓度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出现碘化银黄色沉淀,

故答案为:加入硝酸溶液后,硝酸将碘离子氧化,使碘离子浓度减小,平衡AgI+I-⇌[AgI2]-逆向移动;

(3)丙同学在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氯水也可以看到沉淀,但由于溶液为黄色,分不清沉淀的颜色,可通过查阅它们的溶解度比较大小,溶解度小的易形成沉淀,所以所查阅的数据是AgI、AgCl的溶解度;AgCl沉淀能溶于浓氨水.形成了络合物[Ag(NH32]+

故答案为:AgI、AgCl的溶解度;AgCl+2NH3•H2O=[Ag(NH32]++Cl-+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1)写出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该同学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HCl,并将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

①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该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

②向第二支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该过程中发生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并放置一段时间,该步反应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g) Fe3O4+4H2

故答案是:3Fe+4H2O(g) Fe3O4+4H2

(2)①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证明有Fe3+,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含有剩余的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故答案是:Fe3+、Fe2+、H+

②加入适量铁粉,铁和Fe3+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Fe═3 Fe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迅变成灰绿色,最终速变成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 H2O═4 Fe(OH)3

故答案是:2Fe3++Fe═3 Fe2+; 产生白色沉淀,迅变成灰绿色,最终速变成红褐; 4Fe(OH)2+O2+2 H2O═4 Fe(OH)3

下一知识点 : 铁的氢氧化物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氢氧化亚铁的化学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