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共614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包括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政治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社会主义因素主要包括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经济条件和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条件。A、B选项为经济方面的因素,C、D选项为政治方面的因素。
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实践上探索出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中国特色的大跃进道路
C.中国特色的人民公社化道路
D.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是
A.革命对象相同
B.革命动力相同
C.革命领导阶级相同
D.革命指导思想相同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对象是相同的,都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相同的,都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因此,备选项A、B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由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而不再是由资产阶级来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而不再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义我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因此,备选项C、D都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D.开创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第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它开创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关这一表述,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逐渐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中国化进程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创新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问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
[详解]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它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逐渐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经验的总结。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中国化进程就已经开始,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司法实践中,逐步确认了“平等与正义”、“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等司法原则,为新中国的司法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故B项说法错误,应选。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基本原理与新中国的政权和法制建设相结合,提出并实施“民主建国”,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创新。第二,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阐释了一系列具体而明确的法律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二次重大创新。第三,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三次重大创新。第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崭新命题,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四次重大创新。故ACD表述正确。
土地革命前中期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A.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确立
B.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C.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体系
D.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毛泽东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这句话指出了
A.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
B.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C.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五四运动与以往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是
A.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斗争的坚决性与不妥协性
C.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D.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伟大开端,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有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联盟的思想
B.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C.产阶级必须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D.关于社会主义时期两个联盟的思想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析]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有不同内容和不同特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时期的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一个是劳动人民与非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两个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的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另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A、D选项正确。
在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萌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的初步结合,表现为
A.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
B.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C.形成了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