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共5766题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共576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文明突飞猛进的20世纪,为什么野蛮残暴的法西斯主义能够猖獗一时?原因包括

①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

②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③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

④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

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阿拉曼占役

C库尔斯克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二战”后国际政治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四国条约》的签订

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联合国筹建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四大国是

A苏、美、英、法

B中、美、英、法

C中、苏、美、法

D中、苏、美、英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敦促日本北上进攻苏联,实施预谋已久的战略配合,但日本最终也未能对苏宣战,其原因是

①日本打算坐收渔翁之利②日本认为当务之急是南洋战场的开辟

③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早已失败④日本深陷中国战场,力不从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  )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B科技带来的是毁灭性后果

C科技成果总是诞生于战争中

D科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C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哉爆发后,甘地曾说:“绝大多数的印度人民对这一战争毫无兴趣,人民不愿支持一个为帝国主义而战的战争。老实说,印度人民更反对纳粹得胜,不过他们不以参战的方式表示反对。”这说明当时甘地()

A放弃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谴责法西斯侵略,却反对战争

C主张参战,争取民族独立

D对世界大战漠不关心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