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民族精神
- 共6649题
在我国,尊儒也信道和佛,如《红楼梦》中贾府为秦可卿发丧,和尚、尼姑、道士、儒官都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
[ ]
①包容性
②求同存异
③兼收并蓄
④差异性
正确答案
一幅《富春山居图》让两岸文化交流再度成为2011两会的热议话题。有人认为,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文化交流将向深层次发展。2011年5月8日,《富春山居图》在中华世界坛胜利团圆。这说明
[ ]
①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②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民族精神之中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正确答案
山东济宁地区相继经历了东夷文化、儒学文化和多元文化三次辉煌发展期,产生了底蕴深厚的始祖文化、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史传千古的梁祝文化、价值连城的汉碑汉画像石文化、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华彩无边的才子文化、流韵无声的匠圣文化。这集中体现了
[ ]
①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②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
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正确答案
《中国国家形象片》从2011年1月17日起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分时段陆续播放该片。之后,有关片段陆续在欧洲、拉美、中东等地区播放,向世界宣传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形象”的主动出击
[ ]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软实力提升的表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可以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趋同
正确答案
从2011年6月1日举行的“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论坛暨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项目签约仪式”上传来的消息显示,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运营近3年来,已经吸引国内外61家中外文化企业入驻,注册资本共计7.8亿元人民币。该平台通过提供资金和配套支持、整合分散资源、搭建公共平台等政策措施,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外优秀文化“引进来”提供“传输”、“中转”通道。积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文化品牌,提高我国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
③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着力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和竞争力
④完善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不断提高文化领域的管理效能
正确答案
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
[ ]
正确答案
俗语说:“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
[ ]
正确答案
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古朴厚重的水墨山水、苍劲热情的迎客松……走进世博园安徽馆,人们看到的是一幅传统与创新交融的徽文化美丽画卷。在上海世博会的广阔舞台上,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翻腾出更加浓郁的时代气息。上海世博会“安徽周”时间定在6月23日—27日。安徽通过演出巡游向世界展示徽文化的特色与风采。这体现了
[ ]
正确答案
2010年3月14日的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温总理之所以拿《富春山居图》之类的文化典籍来比喻两岸关系,是基于
[ ]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③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正确答案
中华文化在古代历史上曾经辉煌过,近代也衰落过,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又出现了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这表明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